爱看书吧

正文 80-9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p;  赵淮徽一抬头,正好瞧见在缓慢前行的队伍里,正一脸温润笑意,目光正视前方的周明承。

    与此同时,周明承的眼角余光也好似瞥到了赵淮徽,于是周明承转过头来,对着赵淮徽拢袖行了一礼:“赵大人。”

    赵淮徽对周明承略微点了下头,抬步就要离开。

    他们二人的交集仅限于在平城的时候,离开平城之后,二人又在京城相遇。周明承猜出赵淮徽是隐姓埋名去平城念私塾,赵淮徽也看出周明承在瞒着周允能接触四皇子。但是他们双方都对对方没有兴趣,所以除了每日看见了点点头之外,二人几乎没有在外人面前多说过一句话。

    但是这一回,周明承却一反常态的叫住了赵淮徽:“赵大人请留步。”

    赵淮徽脚步一顿,扭头过来看周明承,眸光淡淡:“何事?”

    周明承皮肤白皙,眉眼温润如玉,笑起来的时候眼角眉梢处仿佛春风拂过,给人以君子端方之感。

    “听说小弟昨日就已经抵达京城了。”周明承唇边含笑,“作为兄长,未能将小弟接到府中照顾,反而叫赵大人受累替在下看顾小弟,在下心中颇为过意不去。”

    赵淮徽挑了挑眉峰,他是知道周稚宁和周明承的关系的,两个人虽然颇为要好,但中间毕竟隔了个周允能,是处不成亲如兄弟的模样的。所以他不甚明白周明承忽然说这话的意图是什么,便回答道:“我与简斋乃是挚友,她在我府中居住合情合理,并不存在受累一说,周大人言重。”

    周明承唇边的笑意暗了暗,眼底里涌动着一丝隐晦而阴暗的嫉妒。

    片刻后,周明承又温和地笑着说:“话虽如此,但到底是叨扰。今日既然遇见,那问政结束之后,在下便与赵大人一同回赵府。谢过赵大人的同时,也将我那小弟接回来。”

    赵淮徽忍不住皱起眉头,目光打量似的落在周明承的脸上。

    周明承不躲不闪,大大方方的任赵淮徽看。

    赵淮徽看不出个所以然,便道:“此事周大人需先和简斋商量,若简斋愿意走,我自然不会强留。”

    周明承笑容明亮了些:“那便一言为定了。”

    话音落下,队伍那边已经在催周明承尽快跟上了。周明承对着赵淮徽拢袖行了拜别礼,这才转身走了。

    赵淮徽此时倒不急着离开了,他站在原地盯着周明承离开的背影,心里不由泛起一丝的古怪。

    *

    另一边,周稚宁在西暖阁外足足等了两三个时辰。

    但是为了保证官员们见皇帝的时候,身上没有体味,衣冠、发饰都干净整洁,所以太监们不能给官员们摆饭。

    实在要饿过头了,就会有小黄门拿一些梨花糖来给他们垫垫肚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寒门首辅》 80-90(第5/20页)

    为了保证自己不饿到在皇帝面前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周稚宁连磕了三颗梨花糖,等到要剥开第四颗的糖纸时,谢天谢地,里面问政的一批官员们终于出来了,下一批就轮到周稚宁了。

    周稚宁长吁一口气,整理了下衣冠,跟着小黄门进了西暖阁。

    为了节省时间,问政一般是好几个官员站成一列,然后皇帝站在他们面前先看看他们自己写的奏章。这个奏章类似于现代的年终总结,把自己干过什么,自认为有哪些缺点,哪些优点一一阵列一遍,以供皇帝方便快速地浏览。之后,皇帝再针对其中不太合理的地方对官员进行垂询。

    答的好呢,就升官,或者是平级不动。答的不好,就官降一级。

    如果实在什么都没做出来,还捅了大篓子的,兴许会被皇帝直接罢官。

    所以官员们对文章都十分重视。

    西暖阁内,地龙在众人的脚下默默燃烧。暖气蒸腾,带动着阁内的熏香一阵阵涌来。所有人都静悄悄的不发出一点声音,规矩的垂手站在一边。

    魏闲作为大太监,一个个收上每个官员的奏章放在皇帝身边,皇帝就坐在黄花梨木桌后头,就着手边的奏章一个个翻看。

    “啧。”皇帝将手上的一本奏章往外一丢,冷笑一声抬眼看向自己面前的一排官员,“到底是读书人,写的比唱的还漂亮。要是你们真为朕的江山做出了这么多的好事,朕为什么还能年年收到每个省份的哭穷折子?你穷,他穷,年年征税年年欠,那你们告诉朕,银子都到哪儿去了?”

    所有人都静默无声,大气都不敢喘一个,生怕被皇帝揪到不对的地方当场贬官。

    “都不说话?朕每年发给你们的俸禄是养了一群哑巴吗?”皇帝冷冷地说。

    其中有个官员站在前头,他只不过是抬头擦擦汗,没想到就和皇帝对上了眼神。

    皇帝指他:“你说。”

    官员冷汗涔涔,谨慎地说道:“回陛下的话,臣所在的江西省今年没有欠国库的款子。”

    本以为这样说皇帝就能满意,谁知道皇帝听了,更是一本奏章直接砸在了官员的脑袋上。

    “没有欠国库的款子?这种烂良心的狗屁话你也给朕说的出口?!”皇帝气的拍桌子,“你们江西省去年还借了国库里二十万两银子银子没还呢!今年没欠,那是因为去年借的没还!”

    那官员吓的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大喊:“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其余的官员看大事不妙,也赶忙跪下。

    以周稚宁的身量,本来夹在一群官员之中不显眼。但是大家一跪下来,周稚宁的眉眼立即使她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以至于皇帝一眼就看见了周稚宁。

    “周稚宁?”皇帝显然有些被官员们气糊涂了,他捏了捏自己的太阳穴,“哦,对了,你是朕封的七品县官,今年也要来问政,朕险些给忘了。”随后又伸手,“魏闲,把周稚宁的奏章给朕。”

    魏闲赶忙找了递过去。

    皇帝哼道:“周稚宁,虽然你这个官是朕亲手封的,但是如果你这回也给朕交一些烂奏章上来,朕立即把你革职查办,听见没有?”

    周稚宁应声:“是。”

    然后皇帝就翻起了周稚宁的奏章。

    “辽东县通商……”皇帝就着奏章上的字念出声,“富商捐赠白银万余两,另有商会捐赠……”

    周稚宁的奏章其实没写什么,她就是把自己去了辽东县以后做的事情原原本本复述了一遍,然后贴上了一份米城那些富商们,特别是商老板捐赠银两的具体信息。

    可是一看这些富商们捐的银子数量,皇帝的脸一下子就绿了。再将这些富商们捐赠的银两总数一算,皇帝的脸色都阴沉到要滴出水来。

    “国库空虚,朕征不到银子,你们还要变着法儿的找理由从朕这里借银子。但是!”皇帝一巴掌把周稚宁的奏章拍在桌子上,发出一声震天的响,“一座小小米城里的富商,居然动辄就能捐出数万两银子。这个钱,他是怎么赚来的?啊?!”

    所有人心里都有数。

    一个小小的米商还能怎么赚钱?囤积居奇,再以高价卖出呗。

    手段并不新鲜,可问题就在于敢做这种事情,背后必然有官员撑腰。这些米商赚的钱多,但流入这些官员的腰包里,充当保护费的钱就更多。

    皇帝攥紧了手说:“贪啊,你们都贪啊。”说完,皇帝看向周稚宁,“周稚宁,国库空虚,贪官横生。朕养的这些官员连条像样的建议都没提出来,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周稚宁站起来对着皇帝行了一礼,道:“陛下,国库空虚,需向人借银子。或是商贾,或者臣的同僚。”

    第83章 故人重逢 升官加重逢

    周稚宁的话让身边跪着的官员们纷纷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甚至还有沉不住气的人恨恨地瞪向周稚宁。

    说什么屁话呢!什么叫从同僚身上拿银子?

    皇帝却呵呵一笑:“周稚宁,你似乎很懂为官之道,知道朕想听什么就说什么,反正最后事情也是朕去做,你倒是上下嘴皮一碰,就离开京城回你的辽东县当县官儿去了,是吗?”

    周稚宁摇摇头,道:“陛下是天子,自然做什么事情都可以。但是微臣没有这个权力,自然要退让一边。”

    皇帝似笑非笑地瞥了周稚宁一眼,然后对其他人摆摆手:“其他人都出去吧,周稚宁你留下。”

    其余官员互相对视一眼,随后咬着牙慢慢退出了西暖阁。

    只是一出门,几个官员就忍不住骂了起来:

    “这个周稚宁是什么资历?她怎么敢在陛下面前说这种话!”

    “你可不懂,人家刚中举就被陛下抬举升了官,那么年轻,当然要拿咱们做筏子,好保她官运亨通。”

    “哼,一味的讨好陛下,却不管咱们的死活。”

    “还不是李显和曹元通非要保举人家?这回好了,刀子戳自己身上了吧?我就不信他们北边的官儿就没有一个人不贪额外银子的。”

    ……

    几个李显、曹元通阵营的官员闻言,彼此颇有默契的不说话,默默埋头前行。

    他们北方官员在朝廷里的数量本就少,所以他们也比南方的官员更加团结。他们相信李显和曹元通想要让北方振兴的心,所以只要李显和曹元通还支持周稚宁一日,他们就不会对周稚宁恶语相向。

    与此同时,西暖阁之内。

    皇帝好整以暇地看着周稚宁,唇边露出一丝笃定的微笑,问:“李显和曹元通是不是告诉你朕想要组建内阁?”

    周稚宁沉默了一下,然后点点头:“说过。”

    “那你以为如何?”

    “陛下是天子,想法自然就是天意,甚好。”

    皇帝略微挑了一下眉毛:“周稚宁,当了一段时间的官儿,你倒没有以前说话刚直了。既然你不说老实话,那朕就给你透个底,朕确实有这个意思,而且朕属意于你。”

    周稚宁一愣,迟疑道:“但是陛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寒门首辅》 80-90(第6/20页)

    ,微臣只是一个微末的七品官……”

    “官职大小没关系,最重要的是人。”皇帝随手翻开周稚宁呈交上来的商贾捐赠银两名单,慢慢地开口,“朕只是粗略翻了翻你的奏章,都能找出几处值得夸赞的点。特别是对付商贾很有自己的一套,居然能哄的他们给出这么多银子,想必背后的银子更多。官商勾结,这捐银子最多的那个,恐怕也是和朝廷勾结最深的那个。”

    皇帝将手指按在商老板的名字上面。

    这番话其实很有道理,而商老板也确实很有和官员打交道,话语之间,也透露出他从前仗着和朝廷的关系在迷城作威作福,打压其他的商贾。

    “周稚宁,你的话其实说的很有道理。当一个皇帝需要银子的时候,要么加重赋税,从老百姓手上掏钱。要么就拿一两个巨富开刀,从他们肚子里掏钱。”皇帝将这份捐赠名单递给旁边的魏闲,魏闲又连忙转交给了周稚宁。

    周稚宁弯腰接过的时候,头顶就传来了皇帝的声音:“现在北边不太安定,国库又实在空虚,朕需要充盈国库。周稚宁,朕就派你去做这个事情。无论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先给朕的国库弄到四十万两。”

    周稚宁看着这张捐赠名单上富商老板们的名字,沉默了一会儿说:“还请陛下给微臣一个期限。”

    “一个月。”皇帝毫不犹豫地说。

    一个月的时间,从这些富商老板们手上弄五十万两,这实在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毕竟没人手上的周转银子能有十几万,总要分出时间来调停。

    再者言,商老板就是再富有,也只是一个地方县城的老板,其余的商贾也是一样。真要让他们凑出五十万两,再安安心心地回去当自己的老板是绝对不可能的。

    除非将辽东县那边的商贾全部抄家,财产尽数充公。

    但怕就怕哪怕是这样做绝了,银子还是不够。

    可能皇帝也觉得这样的命令有些太为难周稚宁了,皇帝想了想,道:“一个县城的商贾确实少了些,这样吧,问政结束之后,你不必再回辽东县了,朕会另外派人接替你县官的位子。征收辽东县商贾银子的事情,你交给他去办就好了。”

    周稚宁不由皱起了眉头:“陛下,这……”

    “怎么?还不放心?”皇帝看着周稚宁笑了一笑,“万事开头难,你既然已经带着辽东县往前迈了一步,那后面的事情自然会简单许多,也不用你紧跟着了。朕知道,辽东县是你治理的第一个县城,难免有感情,但是人要往前看。”

    话说到这个份上,周稚宁抿了抿唇,只好跪下扣头谢恩:“是,微臣谨听陛下吩咐。”

    “很好。”皇帝摆了摆手,“退下吧,朕会好好考虑一下,尽量把你调到一个富庶的地方。”

    周稚宁捧着名单再次叩头,然后缓缓退了出去。

    他们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