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90-10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飒爽,活脱脱一对璧人。

    哦——原来如此!

    王融认为自己发现了什么,恍然大悟地摸摸胡须。

    张角在冀州发出起义号召后,各地黄巾凭借先发优势,杀掉城中的官吏百姓,占据城郭。

    黄巾不擅攻城,这一点他们自己也明白,兖州的黄巾原本也没有攻打泰山郡的意思,但是从最近的情报来看,他们改变了主意,大量流民往治所门户博县聚集,并且已经开始有组织的转运粮草。

    从情报部的消息分析来看,黄巾军中有从泰山郡逃离的百姓,甚至可能是官吏,他们知道泰山郡守备空虚,群龙无首,因此想趁虚而入。

    就算曹班在不其的港口囤有粮草,但是跨郡转移过来,维持城内百姓生计还好,要支撑一场守城战就比较勉强了。

    因此守城是下策,她必须想办法主动出击。

    世家们也认可主动进攻的想法,王氏为首的大家族带来的私兵有两千人,众人商定,曹班率部曲先行突围,大家族的士兵作为侧应。

    “一群无能鼠辈,遇事不出头,等到争功劳的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我妹究竟何时称帝》 90-100(第3/14页)

    候,再抢个头破血流。”

    宴会结束后,医都尉副官杨济和武都尉彭放一道往官署走。

    作战计划已经定下,武都尉这几天是不可能休息的了,医都尉是五尉中最后成立的,医部人手紧张,一直等到华佗从南边赶回来才任了尉官,不其县那边百废待兴,只能派副官杨济随曹班一起进入泰山郡。

    紧急作战会议之后,医都尉立刻启动战时预案,抓紧时间给新调配来的人手做战场医疗急救培训,因此她也和彭放一样要加班。

    杨济是颍川阳翟格物院的四期生,因为成绩优异而被曹班特别关注,杨济在扶风格物院的实习结束后,和张寿等一批优秀学员一起前往谯县格物院,接受为期一年的情报部集中培训,为开拓新据点做准备,培训强度非常大,可她还是抽时间通过了医师考核。

    之后她调任不其县的即墨军事学院,成为医都尉的二把手,在同级别中,她是最年轻的一位,她也成为了医部学子人人追捧的榜样。

    杨济的医术是没得说,但脾气就有待商议了,彭放被她骂过好几次,得罪谁都不能得罪大夫,彭放也跟着杨济怒斥世家。

    其实他也不喜欢这些世家做派,他们派来支援的也不是什么精兵,他今天白日在城外校场和主公一起参加了检阅,直觉告诉他,这些部曲的兵力恐怕没比流民组成的黄巾军强到哪去。 ——

    按照王融父亲的计划,他们这些大族的部曲响应曹班的求援,并让曹班的部曲打头阵,如果能胜,他们就锦上添花,如果失败,他们就各回各家,左右朝廷不可能不管,到时候还可以在朝廷任命的将领面前告曹班一状,怎么算都不亏。

    可是他们没想到,这次的流民起义,和他们一起见过的几个村落联合起来的小打小闹完全不同,黄巾越聚越多,人数直逼六千,甚至从东面、北面和南面三个方向包围了奉高县。

    最令王融感到害怕的是,奉高县和琅琊国的道路也被黄巾占了,他们回不去了!

    该死,这下怎么办?他们是来帮忙的,不是来送死的!

    就在王融在城内辗转反侧,因为害怕和后悔而睡不着时,曹班发动了夜袭!

    无星的夜晚,绳索从县城城墙上放下来,训练有素的士兵们换上了玄色紧衣,他们手持未燃的火把,按照事先探明的路线,从黄巾包围圈的间隙之间,绕到了敌人后方,直接点燃黄巾的营帐。

    彭放带头在营中大喝敌酋授首,起义军不知真相,信以为真,黄巾军营哗变。

    于此同时,城墙上火把全部燃起,曹班站在城头,只要军营中有结阵出逃的,她立刻下令放箭射杀。

    王融和其他几位世家纷纷出来,见城门已经打开,穿戴整齐的部曲列阵出城,骑兵在前,喊着口号持长枪冲锋,马蹄声划破黑夜,人们抬头,箭矢带着火光向敌阵飞去,明黄的火焰映在眼瞳中,像无数闪动的流星,而曹班就立在群星之中,君子如皎皎明月。

    这一眼,给了王融对战争的错误印象。

    胜利的消息传回城中,王融立刻提出率兵追击。

    “穷寇莫追,黄巾缺乏装备和器械,若是追击,他们更熟悉地形,若是容易设下埋伏,我们防不胜防。”尉官彭放在夜袭当天斩杀了黄巾的首领朱成,王融为首的世家觉得机会难得,应当立刻追击,然而曹班却坚持回城,“如今道路已经扫清,只需要半个月,我就能从不其调齐粮草和兵马。”

    半个月!曹班在说什么大话?

    琅琊王国比不其距离泰山郡更近,可王氏就算是有琅琊王的帮助,也不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泰山郡军备的补充,粮草是一方面,人力的调配、牛马车的脚力都是问题啊!

    王融认定了曹班不想他们争功劳,更加急切了,也不管曹班的反对,当即召集其他几位世家公子,一起出城追讨黄巾流寇。

    结果显而易见,王氏的部曲大败,黄巾首领朱成死后,溃散的黄巾退出了博县,又在朱成的手下孙颉的带领下,重新集结在矩平县,和来追击的世家部曲正面遭遇,王融没有胆量亲自上战场,侥幸留了一条命,但世家中有几位是有泰山郡官职在身的,没有理由躲在平民百姓身后,因此亲自领兵出城,结果再没能回来。

    王融吃了败仗,不敢回琅琊,但是部曲没了又必须解释,只能书信一封给父亲,说黄巾多么凶残,多么暴虐云云。

    眼见物资一批批从不其往泰山郡运送,只要城内的人坚守,流民几乎不可能攻下城池,他和与门客抱怨:“为何天命总是在他那边?”

    怎么曹班一打,气运就有了,换成是他就这样不如意?

    门客张寿道:“此乃时势造英雄,强者造天命。”

    第93章

    由于汝南黄巾猖獗, 荀氏东行的车队不得不往北绕道,进入陈王国地界。

    陈王刘宠本人擅长弩射,治下严明, 带头抵抗黄巾,因此附近的百姓都投靠他, 陈王国境内也相对太平。

    但是在进入兖州陈留郡后,所见就是另一幅景象了。

    一个饥民从腐烂的腿上挑出蝇蛆放入口中,荀彧见状腹中一阵翻涌,最终还是没忍住,呕了出来。

    “怎么会如此凋敝,陈留郡可是大郡啊!”荀彧往后挪了挪。

    “陈留郡没有遭到黄巾的袭扰,但是北面的东郡,郡丞勾结黄巾,杀了郡中官吏,百姓都往周边逃难了。”旁边骑在马上的游树沉声道,她下令车马向中收拢,目光像草原上的猎鹰,时刻注意着四周的动静。

    离开豫州之后,格物院诸生不再掩饰他们的武装,他们持有济南相荀绲和不其国相曹班的双份通关文牒,骑着高大健硕的西凉马,一般的流民都不敢上前。

    队伍中的三个车架给了老者和年龄不满十岁的幼童,荀彧刚刚满十岁,坚持下马步行,游树拿他没办法,最后随行的五期生戏志才提议,让他和自己同乘一骑。

    所以荀彧这一呕, 就直接吐在戏志才的衣服上。

    “……”

    戏志才攥紧拳头,强忍着把身后的拖油瓶赶下去的冲动,请示游树:“我能下去洗洗吗?”

    游树憋着笑,残忍拒绝:“忍着吧,要行过这一段才能停。”

    就这样又走了小半天,快到了落脚点时,戏志才一蹬脚踏,纵马先行,随后翻身下马,也不管身后的小短腿下不来马,自己三两下解了棉袍就往水里浪。

    “帮我,帮我!”荀彧衣襟前也全是污渍,眼睛都被熏红了,急得在马上摆腿,想下马又半天踩不到马镫,戏志才才不管他,周围人也嫌弃不敢靠近,荀彧哪里受过这委屈?游树从后面看他小身板一抽一抽地,生怕他又哭了,好心过来,将他抱下马。

    这位小郎君一路走来没有叫苦叫累,每次发吃食都会分一半让给族中更小的晚辈,还会帮忙安抚队中情绪,十分惹人怜爱。

    他似乎很在意自己的仪容,路途漫长,没有沐浴的条件,但每次只要在水源边歇息,他就会自己走到水边,沐发打理。

    格物院的诸位因此很喜欢逗弄他,算是给紧张的路程增添一丝趣味。

    他们前脚刚离开豫州,后脚就得到消息,朝廷派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我妹究竟何时称帝》 90-100(第4/14页)

    至颍川征讨黄巾贼的右中郎将朱俊战败,颍川彻底落入黄巾的控制之下。

    众人没有将消息立刻告知荀氏,怕引起骚乱,但是阳翟诸生多是颍川本地人,听到这个消息,不免担忧。

    兖州北面就是黄巾首领张角的大本营,他们不敢多做停留,补充了水,喂饱了马匹之后立即动身,准备进入泰山郡西南方向的鲁王国。

    荀彧一路都和戏志才共乘,刚开始还会控制两人的距离,只敢双手抓住马鞍的两边,后来变为轻轻揪住戏志才身后的衣服,再到后来敢放心地抱住戏志才在马背上呼呼大睡。

    一开始,对方一直没和他说话,他也不敢开口问对方身份。

    格物院武德充沛,但镇得住流民,镇不住职业劫匪,一出陈留郡,他们就遇上了拦路的山贼,数到暗箭从林中飞射而出,戏志才眼疾手快,反手护住身后的荀彧,差点被流失所伤。

    慌乱中荀彧被放下马和其他老弱妇孺一起躲在车上,他掀开帘子瞧瞧往外看,见戏志才单手持弩,一箭射穿了一个山贼的右臂,将人死死钉在树上。

    荀彧这才明白——原来他是个护卫!

    对方的身量和成人无异,但是能看出他年纪不大,可是无论是谈吐还是气度,都比之家中诸长也不差。

    他虽然从小在家中族学开蒙,但也听过阳翟格物院的名号,知道那里藏书百卷,有学子百余人,从那里走出来的学子,在新闻台辩经时,学识渊博不输任何世家儒生。

    可他没想到,他挖空脑袋想到的偏门典籍,这位壮士居然都能与他交流两句,阳翟格物院连护卫都能有这样的学问!

    有了话搭子的荀彧终于一扫离家的阴郁心情,坐在马背上叭叭问问题。

    比如,当格物院的护卫需要什么条件?格物院的护卫也可以读书识字吗?格物院的护卫能领到什么装备?需要自己置办吗?

    戏志才对于这个年龄的小孩是没什么耐心的,但他知道曹班有拉拢荀氏的意思,荀彧是个聪慧的孩子,他也很乐意给对方宣传格物院的诸多条例以及生员福利,只是他不太理解,荀彧为何执着于当一名护卫?

    不过,按照主公的说法,格物院尊重每个人的选择。

    于是他也可以放柔语气和荀彧解释,格物院的护卫分两种,一种是学员轮岗,“实习性质”,并不会固定任职,另一种这是经过挑选的武部学子,不过武部学子也需要修习其他部的科目,因此大家都是读书识字的。

    这给小荀彧带来不小的震撼,孔圣曾言有教无类,可知易行难,戏兄的主公所作所为,是多少以孔圣为标榜的儒士做不到的啊!

    戏志才不知自己被荀彧当成护卫了,他小时候身体不好,给格物院的师长们添了许多麻烦,后来他有意识地加大运动和训练的强度,个头窜得飞快,身体锻炼得什至比许多武部的学子还强健。

    他明白自己的志向,一个体弱多病的身体不是他能接受的。

    见荀彧开窍,他趁热打铁又给荀彧讲述了许多格物院启蒙教材中的故事,分享了主公在太学奔*走抄书、在扶风治病抗疫,在不其设港兴民的事迹。

    一番推心置腹,他以为意思已经达到了,于是在即将走出鲁王国境的时候,他和荀彧提出,一同前往泰山郡治所奉高县。

    荀彧却摇头,有些不好意思道:“我知道戏兄是想留我,但曹使君要一幼学之童有何用呢?”

    戏志才一愣,心道这孩子小小年纪,竟如此敏锐!

    既猜到了自己的意图,又直言拒绝,要是一般人,这时候也不好强留了。

    可戏志才不是一般人,他什么也没说,也没有翻脸,依然待荀彧如自己的亲弟弟一般,甚至更加体贴细致。

    荀彧见戏志才这般,其实是有点心动的,尤其是对那座“军事学院”的好奇格外强烈,同辈们一同吃住,一同读书、骑射的生活,他真的很想体验一番啊。

    但是去奉高县就意味着他要再次离开家人,就算他对一直在济南任国相的父亲没什么印象,可他心里从来没有考虑过离开家人这个选项。

    结果没想到,队伍一进入泰山郡地界,就出了意外。

    戏志才病倒了!

    他带着荀彧骑马,突然整个人就从马背上翻了下去,荀彧都没反应过来,慌忙间伸手去捞,却被他带着一起翻下马,还摔到了对方身上。

    荀彧吓坏了,等游树上前来查看,见她眉头紧锁,一边摇头一边道:“……他昏过去了。”

    荀彧这一路受戏志才照顾,又折服于对方的才学和武艺,早把对方当自己亲兄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