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20-13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说呢?”

    曹班晃晃皮囊,张燕的眼珠子,就跟着曹班手里的皮囊咕噜噜转动,像馋肉骨头的野犬一般。

    曹班抖了抖手,皮囊滑落进了袖子里。

    张燕急着要站起来,被身后的厨子死死按在地上,

    “我投降!我愿意归顺曹使君!”

    “只求曹使君下次生火时,莫忘了分燕一口饭吃!”

    第122章

    冀州渤海郡, 袁绍面临两个重要的人生选择题。

    一个是,要不要接下董卓给的渤海郡太守的职务。

    另一个则是,要不要出城, 迎接并州牧段宁的四千骑兵。

    听闻司隶校尉袁绍避董卓之祸在此,济南相荀绲之子,荀彧的兄长荀谌主动来渤海投袁绍为其谋。

    “要、要。”

    “主公若问的是这两个问题,这便是我的答案。”荀谌手持一把野山鸡羽扇,架子十足。

    他带着仆从十数人来投,又有牛车拉着两箱珠宝玉器,知道这是谋士来投奔,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家郎君带着箱装入赘。

    但似乎越是这样“矫情”的士人, 越是能得到主公们的认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我妹究竟何时称帝》 120-130(第3/16页)

    。

    至少在这个炎热的夏日,能有谋士为自己献上装冰的铜樽, 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袁绍是肯定把对方当心腹的。

    当然,袁绍很看重荀谌,还因为对方出自颍川荀氏,都是豫州老乡,老乡怎么会坑老乡呢?

    “主公若是不接下这渤海郡太守的职务,在冀州就是寄人篱下,冀州牧韩馥胆小怕事,若是将来主公起兵讨董,董卓发难,向他讨要主公,他保不齐就会拿主公换安心呢。”

    “既然当了郡太守,并州牧的这四千骑兵,怎么能不收呢?”

    段宁是袁氏门生,她的手下传话入城,说段君也是得知袁绍在此,领兵来投的,荀谌新投袁绍,对于这样的行为,当然以己推人,不介意以最大的善意猜测她。

    但曾为大将军谋士的逢纪就不赞同荀谌的看法。

    逢纪是在袁绍屠宫时,投奔袁绍的,袁绍后来杀了许多大将军余党,因此逢纪表示忠心的方式,就是谁也不相信。

    “我听闻,并州牧段宁响应讨董号召时,出晋阳县有骑兵足足八千,为何如今来投主公,只有一半的人数?“

    不知去向的友军,对于联盟来说,也许比十倍于己的敌军更加可怕。

    “你的意思是,她会是下一个董卓?”同为关东将领,谁能保证,段宁没有董卓一样的野心?董卓在对抗北宫伯玉的叛乱时,就曾保留兵力,不战而退。

    见袁绍动摇,逢纪又添一把柴:“而且我听说,段宁手下最得力部将马腾,就是羌女所生!”

    段宁虽为女将,但她手下的兵卒也是边郡出身,混杂了羌人和胡人,那些异族没有经历中原礼仪教化,嗜血滥杀,就算段宁出身凉州名门望族,她能驾驭得了手下那些恶狼一样的兵卒吗?

    荀谌见自己费劲口舌,好不容易才说动袁绍,又让逢纪三言两语给震住了,感到有些不愉。

    “就算段宁是下一个董卓又如何?主公现在手上有兵吗?”

    荀谌也使出绝招——

    “听说曹操在陈留募的兵,都不止两千呢!”

    “若是主公担心段宁的忠心,待我们一同前往酸枣,就派段宁出战董卓,让他们并凉二虎自相残杀,我们坐收渔利,岂不美哉?”

    就在袁绍下定决心,出城迎接段宁之时,段宁手下那消失的四千骑兵,由马腾率领着,在济阴郡和从洛阳出发的吴声汇合后,一路向东,终于进入曹班在青州的势力范围——不其县。

    当卫召得到消息,不其县的城防区外有一支西凉的骑兵队时,他还以为大汉已经完蛋了。

    西凉军,居然都打到青州来了!

    只见领头那位将领,束着长发,发上缀着黄金打造的叶片,在阳光下金光夺目,胸前挂着贝壳和宝石穿成的项链,火彩绚丽,就差把“我很有钱”这几个字,写在脸上了。

    他身下那匹,看起来也丝毫不逊于自己从士邑那儿借来的乌孙良马,毛发显然经过了精心打理,纯黑顺滑的背毛编成长辫,马儿昂着头颅,踏着稳健的步子,朝城墙上的卫召喷出一声骄傲的鼻息。

    然而和那将领身上华丽繁复的装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几乎完全赤裸的黝黑发亮的上半身——卫召这辈子第一次见男人将胸腹就这么袒露在外面。

    礼仪呢! ?廉耻呢! ?

    他,他,他都不知羞吗! ?

    “关城门!快关城门!不能让这等邪祟进城!”卫召捂着眼睛,催促守卫。

    守卫却牢牢抓着令旗不松手,双方撕扯间,城墙下的西凉军已经进入射程了,卫召定睛一看,那领头的居然还是个褐发蓝目的羌人!

    再看他身后跟着的,浓眉大眼、眼尾微微下垂,个子高挑挺拔的女郎,不是情报部的游树又是谁! ?

    “天杀的西凉军,居然敢掳走我们阿树!”

    卫召撸起袖子,就要下城去和这西凉军拼命。

    守卫来不及反应,就感觉对方抢旗子的力气一松,他便连人带着旗子,连连后退,城墙上裹着热浪的风一吹,旗子不小心脱了手,朝城墙外面飞了出去。

    电光火石间,城墙下的将领眼神一凛,弓在左手打了个圈,抬手拉弓,瞄准,松手,一支羽箭从城下飞射而出,将令旗钉在石砌的城墙上。

    守城的士兵连忙探出脑袋,往城墙外看,旗子刚好就在手能够到的位置。

    “谢,谢了?”

    城墙下方,卫召已经转圈挥着右臂,冲出城门,朝西凉军首领冲了过去。

    “贼人!你放了阿树!冲着我来!”

    马腾骑在马上,见到这滑稽的一幕,偏头问游树:“你相好?”

    游树头摇得像小扇,表情比吃了蝇还难看。

    另一道声音笑道:“他就是卫召?”

    卫召听见队伍中有人认识自己,可是光闻其声,不见其人,直到马腾下了马,才露出了被完全挡在后面的吴声。

    游树也忍不住笑了:“副首,这位便是卫召。”

    卫召原本以为,自己能进入情报部,就是被曹班纳入核心了。

    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曹班手下,居然还有西凉军!

    情报部的两个副首,吴声和粟飞,通常和他对接的上级是常驻洛阳的粟飞,之前听说吴声在交州,没想到现在来到了青州。

    卫召对吴声的第一印象可不太好,吴声他总是笑嘻嘻的,和自己在朝堂时的样子一模一样,他在朝堂上是戴着假面的,难道这位吴副首,平时也戴着假面?

    吴声是他在情报部的上级,情报部里都是人精,在摸清对方底细之前,吴声不敢轻举妄动。

    但是这个马腾又是怎么一回事?他还以为,这次他们的辽东计划,只有即墨军事学院的毕业生参与执行。

    “这些西凉军,是主公在三辅时招募的吗?”

    曹班刚到三辅时才多少岁?十三岁,十四岁?

    这么小的年纪,就有逐鹿之意吗?

    越是了解曹班,就越是为他一言一行背后所揭示的野心,而感到颤栗啊。

    人员物资齐备后,他们从即墨港乘海船出发,穿过渤海湾,目的地是海湾那头的乐浪郡。

    上了海船后,卫召便凑到游树身边套话:“那些西凉军……”

    游树打着哈欠,斜眼看他:“你直接问副首吧,他最清楚。”

    卫召捂着嘴巴,压低声音道:“我这不是没看到他吗?他上了船之后就见不到人影了,我看他总是皮笑肉不笑的,瘆人,我胆小得很——”

    游树无语:“那你要不回头看看呢?”

    “啊?”卫召一惊,连忙回头。

    “他在哪儿?”海船已经航行了一个白日,夕阳落下后,大海上漆黑一片,四周只能听见海浪拍打船体的声音。

    “ 13019”

    一个冷不丁的声音,准确地说出了一串卫召再熟悉不过的编号。

    —— 13019 ,这是卫召加入情报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我妹究竟何时称帝》 120-130(第4/16页)

    后,得到的编号,据说这是按跟随主公的时间先后编的号,也就是说,不算治下百姓,在他之前,曹班手下已经有一万三千余人了。

    “看哪儿呢,这里。”

    卫召低头,发现吴声居然就坐在他身后的木箱上。

    马腾这时也从船舱里走出来吹风,以前帮段宁跑商时,小船坐过不少,但是曹班打造的大海船,他还是第一次坐,他在船上晃了一圈,无所事事,就跑来甲板上听八卦。

    “13019?”马腾的耳朵很灵,吴声的话分毫不差他听得清清楚楚,他看向卫召“你的编号?”

    卫召点头,颇有些自豪。

    “说实话,我没想到,你们情报部还有这么靠后的编号。”马腾走过来,搭上吴声的肩膀,吴声挪了挪屁股,给他让位置,马腾摆手,“我坐会塌。”

    卫召:“……”

    只是“编制”申请得晚,活可是一点儿没少干,临时工也应该算工龄的好吧!

    况且我的编号如何,轮得到你一雇佣兵来说吗?

    吴声也道:“他是特例。”

    卫召得意点点头,他就知道,自己是被主公偏爱的那个。

    “不能算正式情报人员,只是算暂时借调吧。”

    卫召不可置信地看向吴声,吴声回以他无辜的笑脸。

    好,很好,原来特例指的是被排挤在外是吧。

    卫召感到很受伤,不想再和这个没有人类感情的上司打交道了,拉着游树到船头求安慰。

    游树知道他在洛阳不容易,取下腰间的一只锦囊,从锦囊里,拿出一颗糯米纸包裹好的,柑橘味的饴糖。

    “给。”

    卫召接过糖,拍拍游树的背:“阿树大气!”

    “是阿彧给我的,”游树让卫召伸出手,她倾倒锦囊,被压成小方的饴糖在他手心堆成小山。

    “这么多!”卫召不太相信,“那个书呆子,不是拿学分全换书去了吗?”

    在泰山郡的那几天,他已经把曹班身边的人摸了个透,阿彧就是跟随在五期生戏志才身边的那个“书童”,出身颍川荀氏。

    饴糖是奢侈品,用学分兑换的话,比书贵多了。

    游树解释道:“是戏志才留给他的。”

    随后游树将他们俩人的故事告诉了卫召,卫召锐评:“造孽。”

    “可不是嘛,”游树道,“主公大军开拨,戏志才作为谋士随行,重病将死的谎言再也扯不下去,他知道自己哄不好,破罐子破摔,就把糖全部留给了阿彧。”

    卫召搓手:“所以他都给你了?”

    “大概给了一半?”她掂了掂手里的锦囊,“反正这里装满了。”

    马腾和吴声在后面,看着船头两人说悄悄话。

    “你们情报部谈情,不需要打报告吗?”马腾跟吴声走了一路,对方和他分享了许多交州的奇闻轶事,还有贾诩的笑话,他对这个小个子情报部副首印象相当不错。

    吴声抬了抬眉毛:“一般来说是要的,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先例。”

    马腾哈哈大笑,努嘴道:“这不就要有了吗?”

    吴声却摇头:“不会的,阿树心里只有主公。”

    马腾道:“那卫召呢?”

    吴声想了想说:“他确实有心悦之人,但是嘛……总之情况也和阿树差不多。”

    马腾极目远眺,前方一片漆黑,船上的油灯,是这片深海之上为一的光。

    “曹使君,真是……”

    船行过一片浪头,海水飞溅到甲板上,马腾张开双臂,感觉自己像鸟儿一样,随着海浪被抬升到空中,身心舒畅地大喊了一声。

    吴声也被他感染了情绪,站起来,放下心中的一切,闭上眼。

    “她们,应该碰面了吧。”

    吴声大声问道,船体上下颠簸着,海风吹得人心情激荡,

    “算时间,恐怕已经在一块喝酒啦!”

    船头的卫召听见了,两手放在嘴边,大声问:“谁啊!你们在说啊,主公到底要见谁!?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