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嘴里反复念着“学府街”“礼部”“市集街”“状元楼”几个关键词, cpu濒临过载,幸好在城门口,有手臂系着黄巾的少年,为他们作引导。
两人乍然见到黄巾都是一愣。
白波军脱胎于黄巾军,徐晃有这反应不奇怪。
但典韦自述庶民出身,没打过仗,为何会对黄巾这番反应?
难道他的家乡也有人投了黄巾?
注意到同伴有些奇怪视线,典韦清了清嗓子,对少年道:“黄巾逆贼,以邪说祸朝,忠臣义士避之不及,长安为天子居所,长安城的少年郎怎么还要戴黄巾呢?”
徐晃对此也感到好奇,少年穿着简朴,衣物上有几处明显的补丁,全身上下唯独手臂上的黄巾颜色鲜亮,长安城内不可能无人知晓黄巾军,可却没人对少年手臂上的黄巾表示异议。
少年似乎都典韦的话感到不满,语气不善道:“将粮食发给饥民,可以活一家性命,将粮食拨给军队,可以屠一城百姓,错的是粮食吗?”
少年的话,引来了四周百姓的围观,在收到赞许的目光后,少年更加坚定了自己想法。
“黄巾戴在起义的农民身上,是祸国的逆贼,戴在我身上,是光荣的志愿者,那请问这位武生,错的是黄巾吗?”
典韦本没有挑衅的意思,少年这般认真驳斥他,反而让他有些下不去面子,徐晃见他脸色沉了下来,连忙拉他,少年身边的同行者见势不对,也拉过少年到一旁。
“阿庶,你和他们辩这些做什么,武生不做文试,他们可能都不识字……”
谁知这一句话,反而点炸了闪着火花的空气。
徐晃的直觉没有错,典韦虽然是庶民出身,但他已并非白身,而是凭借一身武功,得到了张邈的赏识,成为其帐下一名军士。
张邈士族出身,身边重用之人最次也出身寒门,典韦大字不识,也不曾读过书,虽然屡立功绩,却总是被人排挤。
就连这次来长安,也是莫名其妙就让他报名武举,除了交代他记下长安见闻,别的什么也没说。
徐晃来长安,原本是想低调行事的,结果就因为城门这场风波,来的第一天,他和典韦的名字,就落到了曹班的案头。
“徐晃、典韦、徐庶,呵呵……”
没想到武举炸名人的效果,会比文试还好,看来大汉即使是走向终结,也还是武德充沛的嘛。
“曹师……?”见曹班走神,天子出言道。
天子书房的熏着辟秽的苏合香,能舒缓情绪,安定心神,粟飞来时脚步匆匆,现在也慢慢平复了心绪,她候在一旁,余光发现了曹班头上的一缕银丝。
她怔了怔,曹班已经在文书上签了字,放下笔,让粟飞将文书呈给刘辩。
“陛下,这是明日的武举会试的生员名册。”
曹班创立文试和武举,虽然一文一武选拔形式相仿,但目的却不尽相同。
对于武举,比起选拔人才,曹班更重视它的宣传作用。
她并不指望通过武举选拔出将军,真正的战场局势复杂多变,个人武艺技巧只是诸多考量中的一项。
但她必须通过武举,向所有人传递一个信号。
——庶民,也可以在我的治下,成为领导者。
这也是张邈作为曹班的秘密合作者,要派典韦来的原因之一。
像他和袁绍袁术这样世家大族出身的正统士人,完全无法理解曹班这种自掘坟冢的行为。
士人的背后,是千万士族,张邈能有今天,是因为他的先祖读书识字做官,所以他也能读书识字做官。
在士人看来,皇位可以换人坐,但官位必须士人坐,庶民也能做官,那天下岂不是要大乱?
张邈赞成曹班的袁绍野心论,不代表他赞成曹班的所有做法。
曹班和张邈接触过,知道张邈不会轻易相信她,她只是在张邈和袁绍之间播下那颗怀疑的种子,静待种子发芽。
刘辩看不懂名册,觉得无聊,随手丢在了地上,曹班捡起来,交给粟飞。
“名单都留着吧,若是他们有本事,就让陛下也见识一下,我会让武部做好安保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我妹究竟何时称帝》 160-170(第7/15页)
。”
“诺。”
粟飞接过情报,离开了书房,刘辩撇开手里的书卷,抱着小布犬,膝行过来,两双黑色的眼睛眼巴巴地看着曹班。
“曹师的意思……明日我也可以去吗?”
“当然。”曹班微笑。
既然是宣传,我们的天子怎能不拉出来遛一遛呢?
第165章
长安城西市集, 状元楼前,一棵历经岁月的老柿树从院内伸出枝丫,枝头挂满了火红的果实。
“这要是在陈留, 树皮都要被啃光。”
脚步踩上落到院外的枯叶,叶片发出窸窣的脆响,典韦抬头,评估自己跳起来去摘柿果的成功率。
“这是贵族家的树吧,我们还是别惹麻烦了。”徐晃背着包袱,垂头丧气道。
柿子树有些高,典韦四下看了看, 还真在枯叶堆里找到了一枚砸落在地的柿子, 他捡起来, 咬了一口,果肉入口滑嫩, 甜中带涩,竟然熟得刚刚好,他三两口吃完柿子,意犹未尽, 打量起这间院子。
“我看不尽然……”虽然典韦不识字,但是这门楼前迎来送去的,怎么看也不像是私家庄园。
两人经过门口, 酒肉的香气从楼内传出来,典韦眼睛一亮, 一把夺过徐晃的包袱, 搭在自己肩上。
“这必定是间酒肆, 余弟莫要难过了,走, 为兄请你吃酒去!”
武举会试已经结束,然而徐晃和典韦都没能见到曹班和天子。
也不能说没见到吧,他们比试的时候能远远看见,比针尖略大一些。
长安城的武举会试场所设在城外,天子、曹侯,各部尚书,还有曹侯手下各军将领都来到现场观试,规模阵仗堪比正月大祭,不止是长安城的百姓,就连附近安陵县、长陵县,也有百姓闻讯来欣赏这场盛会。
按照规定,武举分为三科,骑射、步射、摔角,会试时这三科会分别决出一甲十名,一共三十人,虽然天子会在现场全程观摩,但只有这三十人能得到面见天子的机会,天子则会当众宣布他们的封赏和授予的官职。
徐晃和典韦报的科目都是摔角,骑射和步射以靶数论高下,唯独摔角不一样,两两对决的比试模式,将现场氛围推向了高潮,也成为武举后,最令城内百姓津津乐道的比试。
偏不巧,徐晃和典韦抽在了同一组。
所有参加摔角的武士在抽签过后就被分开了,两人身形显目,其他人见了抽签结果,纷纷松了口气,徐晃一开始也是放下心来,想着和典兄打个平手,保证进入一甲就好。
可谁知典韦是个死脑筋,无论他怎么给对面使眼色,典韦都拒绝接收来自对手的信号。
徐晃是个吃软不吃硬的性格,遇强则强,既然对方不上道,他也不会和典韦客气,两名见过血的战士角斗场上相见,发起狠来都是不要命的架势。
他们的比试相当精彩,然而结局也相当惨烈。
典韦一拳将徐晃打晕后,自己也脱力倒在了地上,无法参加下一轮比试,一直候在场边的医师们终于有了出场的机会,两人当晚都恢复了过来,却错失面见天子的机会。
典韦本身是带着长见识的心态来的,虽然没能见到天子,但此番见识已足够他回去交差,徐晃则比较郁闷了。
他是来投诚的,拿不到一甲,他怎么去和曹班或者郭泰谈?
总不能拿着武举给的赏赐去做曹府的敲门砖吧……
“哎呦,是两位武生,欢迎欢迎!”一个讨好的声音打断了徐晃的思绪。
迎宾的伙计一见他们,便主动上前来,典韦惊喜道:“你怎知我们是武生?”
那伙计笑道:“两位昨日的比试实在精彩,长安百姓谁人不知?”
典韦一听,更是得意,拍了拍徐晃,让他振作起来,伙计连忙指引两人入内。
“二位可是初次来状元楼?那一定要尝尝本楼特色娇耳汤,我们东厨庖可是师承曹侯府上的王庖,曹侯来了本楼之后,还留下一幅墨宝呢!”
酒肆内,两层小楼人声鼎沸,门边的柜台后面,一个男孩站在一个小木几上,手里一块方形的木板中间串着珠子,珠子在他手中来回飞快的拨动,男孩嘴里念念有词,旁边一个妇人用笔记录着。
“借过,借过!”一名伙计抱着一只大酒坛从徐晃身边经过,徐晃被酒肆内的景象吸引了注意力,差点和人撞上,典韦的脑袋则跟着酒坛转了180度。
“抱歉,抱歉!”又有一名伙计,抱着一大落陶碗小碎步走过,徐晃和典韦同时侧身避开。
“哈哈,每每长安盛会前后,楼内都是满客,有招待不周,还请武士们莫要见怪。”
伙计说话间,就已经把两人引到了一处木案边。
“你方才说曹侯的墨宝……”徐晃掀起衣摆,跪坐在席上,人还有些恍惚。
伙计指着两人身后:“诺,那就是。”
徐晃和典韦齐齐转头,只见墙上以透明琉璃封装起一幅大字。
——宾至如归。
“不仅如此,二位有所不知,状元楼之所以得名,还因为楼内收藏有北学府三位状元的墨宝,就连我们的牌匾,也是杨状元亲手题的呢!”见两人感兴趣,伙计如数家珍地介绍道。
典韦对那些飞龙走凤的书法不感兴趣,倒是觉得字画外层的琉璃罩子精美绝伦,徐晃盯着“宾至如归”四个字,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但又说不上来。
“二位要用些什么?本楼都是明码标价。”伙计熟稔地报了一遍状元楼的菜谱,徐晃和典韦都领了武举的赏赐,不至于囊中羞涩,但徐晃在杨奉军中,有上顿没下顿,对于赏赐的钱布,他存了私心,因此没有说话。
典韦是领了张邈拨的钱财来的,到现在还留有富余,况且吃酒也是他提议的,因此非常大方的点了伙计推荐的娇耳汤,烤肉串,昆仑觞以及下酒的炒米。
伙计先将炒米端上了食案,食案上放了一只竹筒,筒内装有世家才会使用的木箸,徐晃看了一圈周围,大部分人都用箸夹取食物,他也抽出两支试了试,很快掌握了诀窍,轻松拿捏小小炒米。
很快,冒着热气的娇耳汤就被端了上来,有一个带着头巾的伙计专门负责酌酒,徐晃指着靠窗的一张长木案,问伙计道:“这处不是空着吗,我们能否换到这张案?”
“这位武士,实在抱歉,这张案有预约了,您要是喜欢,我可以为您约明日的席位。”
徐晃没听明白“预约”的意思,听伙计说约明日,他一外地来客,哪有日日来的道理,便认为伙计是在戏弄他,还想说些什么,就见门口一群人,簇拥着两个面熟的男子,在掌柜热情的指引下,进了酒肆。
“陈武士、胡武士,里面请,位置已经给二位留好了。”
徐晃和典韦相视一眼,人群中间两位气宇轩昂的壮士,不正是昨日摔角科一甲的第四、第五名吗?
其中那位姓胡的武士,还是典韦的手下败将呢!
同样是武举的武士,状元楼怎能如此区别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我妹究竟何时称帝》 160-170(第8/15页)
对待?
见酒肆掌柜将二人引到了那张靠窗的席案,徐晃心中怒火更盛,典韦比他还要坐不住,直接将装着酒水的陶碗砸在案上,然而这时,又有一女郎进了酒肆,掌柜舍下两位一甲武士,又迎到门口,徐晃连忙按下典韦,示意他冷静。
“哎呦,杨状元也来了,您的雅间我们一直为您留着呢,这边请,这边请!”
掌柜的脸都要笑烂了,引着杨状元入内,徐晃早在武举宿舍里就听说了文状元,没想到来状元楼,能见到真人,也和其他食客一样,偏头去看。
“典兄,真是位女郎!”一看之下,徐晃着实吃了一惊,文状元可是要读书识字的,这天下多少人家能送女郎识字,还能让她考过北学府那些眼睛长在脑袋上的学士们?
“不用去雅间,我是来采访武士的。”杨布说话间,下意识地看向堂内身形最显眼的两位。
“哈哈哈,他们已经到了,我领杨状元前去!您可要好好为我们的武生写一篇报道啊!”
徐晃和杨布对上视线,莫名地打了一个寒颤,典韦见女郎向他们走来,挺起了胸膛。
然而女郎在过道脚步一转——
“陈武士、胡武士。”
典韦手里的箸戳进了木案里。
杨布是与两名武士提前约好的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