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金陵烬未央卷 > 正文 第294章 风雨欲来初定音

正文 第294章 风雨欲来初定音(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窗外的梅花被风吹落几片,落在窗台上,像谁递来的密信。黛玉把百子图折好藏进箱底,指尖还残留着布帛的纹路。她知道,这个冬天不会平静,那些藏在画里、字里、记忆里的秘密,迟早会像冰下的鱼,一一浮出水面。

    第四折 朝堂波谲系深宅

    荣国府的腊八粥熬得正香,糯米混着桂圆的甜气漫过整个院子。贾母坐在上首,看着贾政分粥,银簪在晨光里泛着柔和的光。宝玉刚要接过自己那碗,就见小厮慌慌张张跑进来,棉袍上沾着泥雪:"老爷,宫里......宫里来人了!"

    传旨的太监脸色凝重,手里的明黄圣旨像块沉甸甸的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户部侍郎参奏前御史李嵩私通贾府,构陷忠良,着即押入天牢。荣国府贾政暂行居家思过,不得与外臣往来。钦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贾政接旨的手在抖,圣旨的边缘割得掌心生疼。贾母手里的粥碗"当啷"掉在地上,白瓷碎片混着米粒溅得到处都是,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雪。王夫人眼前一黑,被鸳鸯死死扶住,嘴里喃喃着:"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黛玉站在宝玉身后,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墨香突然变得滞重。他的手悄悄在袖摆下握住她的,掌心全是冷汗。她想起昨日探春说的那幅烟雨楼画,想起父亲的别号,忽然觉得那碗腊八粥的甜,像掺了黄连。

    太监走后,贾政把自己关在祠堂。香烛的烟气从门缝里钻出来,混着尘埃在阳光里翻滚。宝玉想去劝,被黛玉拉住:"静静吧。他心里比谁都难受。"

    两人走到沁芳闸边,看见几只麻雀正在啄食地上的米粒,是刚才王夫人打翻的那碗粥。冰面下的水缓缓流动,映着灰蒙蒙的天,像一块巨大的砚台。

    "李御史是为了咱们才......"宝玉的声音发闷,捡起块石子扔进冰窟窿,"我不该让林妹妹去送密函的。"

    "不关你的事。"黛玉踢了踢脚下的薄冰,"这盘棋早就布好了,咱们只是其中的棋子。"她想起那张药方上的字迹,想起户部侍郎的名字,"他们真正要对付的,或许不是李御史。"

    话音刚落,就见薛姨妈带着香菱匆匆走来。薛姨妈的披风沾着雪,脸色比雪还白:"宝玉,黛玉,你们快躲躲!忠顺亲王府的人来了,说要搜查什么......搜查林姑父留下的画轴!"

    宝玉和黛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惶。他们刚要往潇湘馆走,就见几个穿红袍的校尉已经闯进园门,为首的正是那日在茶楼上看见的戴玉扳指的人。

    "奉王爷令,搜查荣国府,寻找逆臣林如海与盐道刘私通的证物!"校尉的声音像冰锥,刺破了园子里的寂静。

    贾母拄着拐杖拦在门口,银须在寒风里颤抖:"我女婿是朝廷命官,不是逆臣!你们凭什么搜查?"

    "凭这个!"校尉举起一幅画轴,正是那幅烟雨楼图,"这是从李御史家搜出的,上面有林如海与盐道刘的密约!"

    黛玉的心沉到了谷底。画轴上的字迹她认得,是父亲的笔迹,却绝不是什么密约,而是当年写给母亲的家书,说"江南烟雨虽好,不及京华归人"。怎么会变成与盐道刘的密约?

    校尉们在园子里翻箱倒柜,瓷器碎裂的声音、书籍散落的声音、下人们的哭喊声混在一起,像一场毁于一旦的梦。宝玉死死护住潇湘馆的门,被校尉推搡着撞到门柱上,额头磕出个血包。

    "住手!"黛玉忽然开口,声音清亮得像冰棱,"画轴在我这里。"

    她从樟木箱底取出那幅烟雨楼图,正是父亲一直珍藏的那幅。校尉们眼睛一亮,就要上前抢夺,却被她往后一躲:"这画是我父亲的遗物,上面只有家书,没有什么密约。若你们硬要抢,我就当场烧了它!"

    她举起画轴对着烛火,绢布的边缘立刻卷了起来。校尉们不敢动了,为首的红袍人盯着她,眼神像淬了毒的刀:"林姑娘最好想清楚,抗旨不遵的后果。"

    "我只是想让王爷看清楚,什么是真,什么是假。"黛玉的声音平静,"我父亲的笔迹,我认得;盐道刘的字迹,李御史的卷宗里有。若王爷肯对比,自然知道这是栽赃陷害。"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马蹄声。北静王府的长史官匆匆赶来,对着红袍人耳语了几句。红袍人的脸色变了变,最终冷哼一声:"我们走!"

    校尉们撤走后,园子里一片狼藉。黛玉展开那幅被烧了个角的画轴,家书的字迹在烛火下泛着温润的光。宝玉摸着她被火燎到的指尖,心疼得直皱眉:"以后不许再这么冒险了。"

    黛玉摇摇头,指着画轴角落的印章:"你看这里。"印章是"静渊"二字,是北静王的私章,却比他现在用的小了一圈,"这画,从前是北静王的。"

    贾政不知何时站在门口,看着画轴上的印章,长叹一声:"二十年前,你父亲在江南查盐案,北静王还是个世子,曾偷偷去帮忙。这画,是他们交换的信物。"

    月光从窗棂照进来,落在画轴上的烟雨中。黛玉忽然明白,这场风波从来都不只是贾府的事,那些藏在画里的过往,那些朝堂上的博弈,最终都要由深宅里的人来承受。她握紧宝玉的手,感觉那只手虽在抖,却始终没有松开。

    第五折 寒梅泣血映丹心

    荣国府的雪下得紧,把潇湘馆的梅枝压得弯弯的,粉白的花瓣沾着雪,像噙着泪的眼。黛玉坐在窗前绣着个荷包,针脚歪歪扭扭的,丝线好几次刺破指尖,血珠滴在墨色的缎面上,像极了雪中的梅。

    "姑娘,宝二爷来了。"雪雁掀帘进来,带进一股寒气,"他手里还拿着支梅花,说是刚从妙玉的栊翠庵折来的,红得像火。"

    宝玉走进来,身上落满了雪,像个雪人。他把那支红梅插进桌上的青瓷瓶,花瓣上的雪化成水,顺着瓶身往下淌,像无声的泪。"妙玉说,这叫'胭脂醉',是最耐寒的品种。"他看着黛玉指尖的血珠,眉头皱得紧紧的,"怎么又扎到手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黛玉把手往身后藏,却被他拉住。他从怀里掏出个小瓷瓶,倒出点药膏抹在她指尖,清凉的薄荷味驱散了刺痛。"别绣了,我替你。"他拿起针线,笨手笨脚地往荷包上戳,却把线团弄散了,滚得满地都是。

    两人正笑着捡线团,就听见院外传来哭声。赵姨娘跌跌撞撞地跑进来,发髻都散了,哭着喊:"三姑娘被......被忠顺亲王看中了,说要......要纳她做侧妃!"

    探春不知何时跟在后面,穿着件素色棉袄,脸上没有泪,只是嘴唇抿得发白。她走到黛玉面前,递过个小小的布包:"林姐姐,这是我攒的些私房钱,你收着。若将来......若将来有难处,或许能用得上。"

  &nbs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