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中国各地姓氏变迁及文化遗产 > 正文 第765章 山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曲村-天马遗址与侯马晋国遗址

正文 第765章 山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曲村-天马遗址与侯马晋国遗址(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山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的晋文化双璧:曲村-天马遗址(西周)与侯马晋国遗址(东周)

    山西省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黄土高原上分布着众多承载晋文化密码的古遗址。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曲村-天马遗址与侯马晋国遗址分别以西周早期晋国都城和春秋晚期晋国政治中心为核心,构建了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兴衰的完整历史图景。这两处遗址不仅是考古学的宝库,更是解读晋文化起源、发展及转型的关键样本。

    一、曲村-天马遗址:西周早期晋国的都城密码

    地理与发现:晋南盆地的文明起点

    曲村-天马遗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与翼城县交界处,地处曲沃盆地北部边缘,遗址范围东西约3.8千米,南北约2.8千米,总面积近11平方千米。

    1962年,国家文物局与侯马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在调查中首次发现该遗址。

    1979年起,为探索早期晋都晋文化,考古团队在此进行了12次发掘,发现遍布的居住遗址、晋国公族墓地和“邦墓”区。

    1992-1994年,又5次发掘遗址中部的晋侯墓地,清理8组17座大墓,其中4组10座保存完好。

    1996年,该遗址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文化特征:晋侯世系的实物见证

    晋侯墓地的完整序列:8组晋侯墓葬年代起自西周昭、穆时期,止于两周之交,连续八代,历时二百余年,是我国迄今发现的西周诸侯墓地中最完整的一处。

    其中,晋侯稣编钟的16件一套器物上,铸有记录周厉王三十六年(前846年)征伐东夷的三百多字铭文,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青铜器与玉器的礼制呈现:出土青铜器包括鼎、簋、尊、卣等礼器,许多器物铭文载有晋侯名号,如“晋侯邦父”“晋侯苏”等,直接印证了《史记·晋世家》的记载。

    玉器则以戈、璋、璜为主,体现西周早期贵族的佩饰制度。

    居住遗址的聚落形态:遗址西部发现大量房址、灰坑和陶窑,陶器以夹砂灰陶为主,纹饰包括绳纹、弦纹,反映西周早期晋国平民的生活方式。

    学术价值:晋国早期历史的重构

    曲村-天马遗址的发现,将晋国都城的历史从春秋时期的“翼”与“曲沃”上溯至西周早期。

    其晋侯墓地的连续性,为研究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及晋国早期政治结构提供了直接证据。

    夏商周断代工程更将该遗址的分期与测年列为关键课题,通过碳十四测年确定晋侯墓地的年代范围,重构了西周列王的年代学框架。

    二、侯马晋国遗址:春秋晚期晋国的政治中枢

    地理与发现:汾浍流域的都城重构

    侯马晋国遗址,又称新田遗址,位于山西省侯马市西北部,汾河萦绕于西北,浍河横贯其南部。

    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弟弟叔虞于唐,叔虞子燮父改国号为“晋”。

    春秋中叶(前585年),晋景公迁都新田,至战国早期(前376年)三家分晋为止,新田一直是晋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1952年,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侯马调查时发现该遗址;

    1956年进行大规模钻探和发掘,发现2组古城遗址;</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