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40-5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周亓谚被宁玛推搡出去,然后他接过宁玛搬出来的全开大画板,画面上被宁玛用牛皮纸包上了,什么也看不到。

    “食堂大师傅要这么大的画?”周亓谚皱眉,“挂在家里吗?”

    “是婚礼迎宾板,他儿子结婚。”宁玛把画板的重量全部交给周亓谚,自己转身锁门。

    “走吧,扛到食堂去。”宁玛说。

    等两人把画板带到食堂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快九点。食堂没有人,也没有开火颠勺的轰隆声,只有李师傅在踱来踱去地焦急等待。

    “哎呀你可算来勒!”李师傅看见宁玛姗姗来迟,赶紧上前把大画板接过来。

    周亓谚只觉得有一股巨力,从他手里把画板抢过去的感觉,不愧是整天颠勺切墩的大师傅。

    李师傅操着一口地道西北音,发现了画板后的周亓谚,一愣,问道:“这娃帅么,是谁?”

    宁玛腼腆一笑:“我男朋友。”

    李师傅又一愣,然后哈哈大笑,开心拍手:“好好好!你俩眼光都好!”

    接着李师傅灵机一动:“既然这么有缘分,你俩跟我一起回家吃席吧!”

    “啊?”宁玛有点猝不及防。

    “啊啥啊,你不是请假了么。”李师傅瞪宁玛,“我给你红包你不要,我请你吃席你可不能不来啊!”

    宁玛看向周亓谚,他只是轻轻地牵着她的手,说:“听你的。”

    “那好吧。”宁玛答应李师傅。

    “走,上车!”李师傅大手一挥,带他们上了自己的吉普。

    那幅画则被大毛巾包住,用登山绳绑在了车顶。

    李师傅开起车来,可比宁玛豪放多了,急刹加大转弯,沿着党河疾驰而去。

    “现在是好时候,我们村胡杨林金黄金黄的,到了之后你们年轻人可以去拍拍照,明天吃完席我安排车送你们回来。”李师傅弯眉咧嘴,十分开心。

    但宁玛捕捉重要信息,呆问:“明天?不是今天吃席吗?”

    “明天啊。”李师傅理所当然,“今天哪里来得及,别担心,叔会给你们安排好住的房子!”

    宁玛和周亓谚相视,就这么莫名其妙地前往了未知的地方。

    第44章 金箔 期待

    李师傅全名李恭平, 来自李家堡村。村里几乎都是同族,因为李恭平家的喜事,村里比平时显得更热闹。

    除了务工回来的年轻人, 还时不时有些新面孔出现,比如新人远道而来的同学好友, 以及来搭花架子的婚策团队。

    最开始他们以为宁玛和周亓谚也是,一大堆人拥上来,把他们围在中间。

    宁玛和周亓谚拉着手, 僵直得像两只无辜的鹌鹑, 西北实在是太热情了。

    最终还是李师傅大手一挥,解救了他们:“你们这些哈怂, 这俩是我的客人!就让他们住二叔家, 二叔家人少。”

    话音刚落,人群里挤出一只皱巴巴,还戴着金戒指的手。老太太精准地拉住了宁玛, 说:“莎莎,跟我走。”

    “莎莎是谁?”周亓谚牵着宁玛, 小声问她。

    “是我。”宁玛回头说悄悄话, 嘴唇游离在周亓谚的脸颊旁,“这边管美女叫莎莎。”

    周亓谚笑:“你倒是坦荡。”

    李二叔家在村西边, 老太太带着他们穿院过巷去认门,黄泥色的砖墙挡住了部分阳光, 金黄的胡杨叶在瓦檐露出一角, 扑簌簌的。

    正是秋晒的季节,大大的编筐里塞满了苞米和沙枣,即使是这片没多少绿意的土地,也依然显得生机勃勃。

    “你们吃了午饭没有?”老太太问。

    “没有。”宁玛老实回答。

    早晨的羊肉合汁虽然饱腹, 但毕竟吃得太早,现在也消化得差不多了。

    老太太背着手笑:“那正好,我家老头在烤饼,现在应该出炉了,沙枣馅好吃呔!”

    话说着,他们已经走到了二叔家的小院。李家堡村不算偏远,外出务工方便,所以家家户户条件都不错,大部分都建了水泥小平房。

    二叔家的院子里还铺了石砖,角落里种一颗标配苹果树,已经挂果,在枝头摇摇欲坠。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赋彩[公路]》 40-50(第7/17页)

    穿着藏青色老式外套的二叔正坐在土窑前,已经有混合着泥土和干草的面香飘出来。二婶赶在二叔皱眉发问前走过去,跟他小声介绍宁玛和周亓谚。

    二叔是那种沉默寡言的老头,看了看宁玛和周亓谚,一言不发,只是把土窑里的馅饼端出来,又去屋头切了一盘酱驴肉。二婶则端着浆水酸菜和大白馍馍上桌。

    看似简简单单的一餐,已经是老两口颇为丰盛的招待。

    他们四个坐在苹果树下吃午饭,老太太看看宁玛,又看看周亓谚,满意得不得了:“金童玉女啊,已经结婚了吧?生娃了没有?”

    宁玛筷子一顿,僵住了,周亓谚只得清嗓笑了笑:“没呢。”

    二叔看出两个年轻人尴尬,立刻凶巴巴地对自家老婆子:“夹紧嘴,吃饭莫说话!”

    “你一天天不说话,还不让我跄门(串门),今天来客人你还朝我嚷嚷,这日子不过了!”老太太也不干了,把二叔手里的馍馍抢走。

    呃……宁玛和周亓谚默默相视,两人都没想到会是这种场面。

    老两口吵归吵,但看得出是小吵怡情,二叔属于色厉内荏,二婶则是故意撒泼。

    宁玛和周亓谚快速嚼完最后两口食物,起身告辞,说去村里散步看风景,本意是给老两口留一个随意发挥的“战场”。

    “等等。”二婶变脸极快,对着老头凶巴巴的模样,一转到年轻人这边就慈眉善目的。

    她从树上摘了两个苹果,洗完递给宁玛:“拿着边走边吃!”

    两人漫无目的地走在村道里,宁玛问周亓谚:“你说,他们现在还在拌嘴吗?”

    周亓谚牵着她跨过一道土坑:“不知道,我们家老一辈,走的都是相敬如宾的模式。”

    “那你更喜欢哪种?”宁玛抛出死亡问题。

    “模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身边是谁。”周亓谚云淡风轻,搂住宁玛的腰,让她避开两只正在相互追逐的小土狗。

    说着他扬了扬下巴,示意远方:“我看到胡杨林了,要不要去?”

    “去!”宁玛眯眼笑,“其实你这次回来,我本来也打算带你去看金色胡杨林的。”

    李家堡村的胡杨林不算大,旁边还有一条河沟。虽然气温不高,但阳光很好,湛蓝无云的天空下,只有层叠饱和的金黄。

    “是对比色啊。”宁玛用手指在眼前摆出取景框,远远眺望,“还得是大自然。”

    “嗯。”

    “周亓谚,为什么用眼睛看到的,和摄像头下的不一样,也不能说哪一个更美,但就是不同。”

    周亓谚思索了一会儿,说:“也许是因为,眼睛看到的是此刻,但镜头里的是过去。”

    “那……科技继续发展的话,有没有可能有一天,人能在镜头里看见此刻。比如你创作用的那些设备,再进一步更新,戴上后,让人的灵魂直接像打开任意门一样。”宁玛开始自由畅想。

    两人走到树下,反而没有远眺时看见得那么震撼,色泽也没有那么浓烈。

    “不是没可能。”周亓谚回答,“现在的数字作品,过些年在技术上必然变得落伍俗气,但是艺术不会死。有些人总是执迷手段,却不理解内核,迟早自食其果。”

    宁玛从他的状态里,品出了几分阴阳怪气,于是转身,歪着头坏笑:“有些人,谁啊?”

    周亓谚一噎,诚实告知:“很多,某些项目的甲方,某些艺评家。”

    宁玛哈哈大笑,用言语捉弄他:“原来大艺术家也逃不过被甲方气啊!”

    “说了别叫我艺术家。”周亓谚被她弄得无奈笑,佯装抬手要捏她后脖颈子。

    宁玛赶紧跑开,金色落叶在脚步尘风下被掀起,伴随着笑声阵阵。

    “有这么开心?”周亓谚问,走过去拉她的手。

    “嗯!”宁玛用力点头,叶片落在她的辫子上,像是上好的蜜蜡,她把手臂搭在周亓谚的肩上,再一遍强调,“此时此刻,我很开心。”

    “我也是。”周亓谚低头吻她。

    这是宁玛来西北以后,过得最温柔的一个秋天。

    也许是中午吵架,让客人见笑。晚上吃饭的时候,二叔不语,只是一味给周亓谚倒酒。

    白酒度数高,三杯两盏下肚,二叔还是二叔,但周亓谚彻底醉了,在月光下抱着宁玛不撒手。

    二婶喜闻乐见,指了指西边的房间:“床已经给你们铺好了。”

    说完她和老头子一前一后回了自己房间。院子里一片安静,周亓谚把脑袋埋在宁玛颈窝里,幽幽地喘气。

    “你还能走吗?”宁玛推推他,“回房间躺着吧。”

    “不要。”周亓谚皱眉呓语。

    喝醉了都这样无赖吗?宁玛想到之前在茶卡那晚,不知道喝醉的自己,是不是也这样。

    “我不该喝酒的。”周亓谚突然抬头,搂住宁玛的腰,认真说。

    “为什么?”宁玛抿着笑。

    “因为又少了一晚和你相处的时间。”周亓谚将额头与她相抵,气氛有点缱绻。

    “你这次什么时候走?”宁玛问。

    “后天。”

    “这么快啊。”宁玛心里涌上一阵落寞,但她还是强行让自己笑起来,安慰周亓谚,“没事的,至少我们明天还在一起。”

    也许是因为醉了,周亓谚不再压抑自己的想法和期待,他抱紧宁玛,问:“你真的不和我一起走吗?”

    “我可以给你做饭,我们一起画画、散步,在查尔斯河划船……”他伏在宁玛肩头,说着说着困意如山倒,声音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宁玛手搭在周亓谚背上,没有回答。和相爱的人一起生活,说不心动是假的。

    宁玛心里很乱,过了很久很久,她才小声说:“可是,我的泥板实验都还没完成啊。”

    不知道是说给周亓谚听,还是说给自己听。

    时间不会暂停,夜空中的月亮随着流云缓慢移动,宁玛架起周亓谚,把他挪回房间。

    也许是环境陌生,又也许是情绪的起伏,宁玛翻来翻去几分钟依然毫无睡意。接着她想起周亓谚的酒杯好像还没收拾,于是翻身起床,披上外套走回院子里。

    二叔和二婶的鼾声,已经透过砖墙传到小院里,踏实又平稳的频率。

    宁玛端起小院方桌上的玻璃杯,发现还剩了一点儿,心烦意乱之下,她仰头一口闷掉。

    白酒真辣,像一团火从喉咙滚进胃里。

    宁玛把杯子洗了放回厨房台面,再出来的时候,感觉酒劲就上来了。她回到房间,趁着醉意在周亓谚旁边倒头睡下。

    直到第二天早上,两人朦朦胧胧自然醒。村里似乎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农忙鸡犬的声音都不觉得吵,空气里也有一种大地和自然的味道。

    宁玛和周亓谚去院里洗漱,这才发现“自然”的味道从何而来,原来二叔家院子里拴了一头羊。

    二婶和他们打招呼:“起了?酒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赋彩[公路]》 40-50(第8/17页)

    醒了没有?”

    他们还没答话,二叔就从院外背着手走回来,朝老婆子喊:“走不走?”

    “来了来了,一天天事急忙慌的。”二婶小声吐槽,一边把羊绳子解开,和宁玛笑着解释,“我们先去龚平那里帮忙,你们慢慢来。”

    结果二叔一看到二婶牵羊,又跺脚了:“你把羊牵来做什么?不是说让你给他俩弄碗羊奶解酒。”

    宁玛听明白了,赶紧安抚二婶:“你们赶时间先过去,羊奶我们自己挤就好。”

    “行。”二婶又把绳子套回桩上,“那等会儿你们牵到龚平那里去哈,席上有娃娃要喝。”

    宁玛点头如捣蒜,二叔二婶相互骂骂咧咧地走远。

    周亓谚率先洗漱完,问:“羊奶要怎么挤?”

    “首先,你认识羊的□□吗?”宁玛眼睛圆溜溜,鼓着嘴漱口。

    周亓谚打量了一会儿,指着羊肚子下,沉甸甸往下坠的粉红圆球:“这个?”

    “嗯。”宁玛点头,“握住前端的头,不用握住太多,差不多你三指的宽度就够了,然后像轻轻地扯橡皮筋那样,往里推再往下拉,手心用力。”

    周亓谚拿着搪瓷盆,看着母羊,做了一会儿思想建设。他以为他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