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暖屋宴就吃炖肘子、鸡蛋炒韭黄、凉拌茄子和猪肉冬瓜丸子汤吧!
说干就干,她系上围裙,起锅烧火。
天气渐暖,木炭价格有所回落,再加这几日赚了不少钱,用起来便没那么心疼,木炭量给得足,没过多久灶膛里的火便噼啪作响,大铁锅中水花翻滚。
崔时钰将经了去腥三部曲的肘子扔进锅里焯水,捞出晾凉,另起一锅放白糖小火慢熬。
待糖粒渐渐融化,颜色由浅转深,最后变成深红的糖色,将肘子皮朝下放入锅中,只听“刺啦”一声,甜香混着肉香瞬间漫开。
肘子新鲜,无需放太多调料便能炖出好味,崔时钰只简单放了葱姜和八角进去,加热水没过肘子,盖上锅盖,撤出几根木柴转小火慢炖。
肘子约莫要炖上一个时辰,这段时间正好方便做其他菜,她取过茄子切成均匀片状,上笼蒸制。
另取小碗,放蒜末、葱姜,用热油一泼,顿时香气四溢,再淋香醋、胡麻油和少许酱油调成料汁,往蒸熟的茄子片上一浇。
吸饱了酱汁的茄片变成微微的酱色,蒜香混着茄香,浓郁地往人鼻子里钻,再拌进几段芫荽,凉拌茄子便成了。
这是道凉菜,做起来不费时,吃热菜吃热了吃腻了来上这么一口,最是清爽解腻。
接着是韭黄炒鸡蛋。
猪油滑锅,蛋液搅散倒进去,韭黄随后入锅,和鸡蛋一起金灿灿黄莹莹地在锅中翻飞,香气扑鼻。
最后是冬瓜猪肉丸子汤。
肥瘦相间的猪肉剁成肉糜,反复摔打,直到起胶上劲,这样做出来的丸子才有嚼劲。
去皮切块的冬瓜晶莹剔透,方正如玉,与手挤的圆润猪肉丸子一同入汤,煞是好看,鲜味随着白雾漫了满屋。
等到夕阳西斜的时候,炖了一个多时辰的肘子终于出锅。
崔时钰揭开锅盖,大肘子已经炖出诱人的酱红色,皮肉颤颤巍巍,用筷子轻轻一碰就能陷进去。浓郁的肉香瞬间如实质般涌出,填满了整间庖厨。
这肘子炖得真是不错,她满意点头,刚把肘子盛出装盘,便听到柳七娘清脆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这牌子上的铃声可真悦耳啊!”
人来了!
崔时钰放下盘子,快步走到门外,瞧见柳七娘、方九娘、王五娘,还有娇娇伍儿都到了,三大两小正仰头望着牌匾上随风轻响的铃铛。
深褐色的木匾上,“崔记食肆”四个大字遒劲有力,匾额下方垂着两串小巧的铜铃,微风拂过便发出清脆的声响。
崔时钰微笑和她们解释:“这是为了客人远远就能听见,长安城内食肆众多,我这处地理位置又算不得太好,总要有些与众不同之处。”
“在牌匾上挂铜铃,钰娘真是好巧思!”方九娘看了看周围,又道,“这房梁上挂着的绢灯也好看得紧,想来到了夜晚,灯光透过薄绢光影交错,定是十分好看的。”
伍儿想象着阿娘话里描绘出来的画面,不由得微张着嘴巴出神:夜里,亮闪闪的灯笼在微风中一晃一晃……那该有多好看呀!
崔娘子的食肆真漂亮,以后一定要让阿娘带他多来。
念头刚转到这里,伍儿就感觉自己的胳膊搭上了一只软乎乎的小手,扭头一看,果然瞧见穿着一身鹅黄衣裙的阿宁正歪头瞧着自己。
“伍儿妹——弟弟,我们进屋去吧,一会儿该吃饭了,娇娇也在里面呢!”阿宁热情邀请。
崔时钰远远瞧着,摇头轻轻一笑,她早就看出自己这个小妹是个社交悍匪了。
而且,听小姑娘方才的口气,好像似乎大概也许,依然没把伍儿当作弟弟……
这可真是怪愁人的。
她略微心虚地瞅了身旁的方九娘一眼,心想待会儿一定要往她碗里多夹几块肘子肉。
这时候王五娘道:“走吧,咱们也进去,阿钰怕是已经做好一桌子菜了,别叫凉了!”
大大小小一行人风风火火从前铺来到后院,刚撩开帘子就瞧见一桌香气浓郁的饭菜。
院中石桌上,炖好的肘子红亮亮、颤巍巍,热气腾腾,光是看着便觉肉质丰腴;凉拌茄子清爽诱人,茄香扑鼻;冬瓜肉丸汤清澈见底,肉丸子多得快要打架,汤面上还飘着翠绿的葱花……
好香好香!
崔时钰拉开凳子招呼她们,“咱们开吃喽!”
【作者有话说】
下章食肆开业啦~
第36章 开业大吉
◎食肆开业啦◎
“大家快坐下吃吧,屋外可不比屋里,等上片刻怕是菜就要凉……”
“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她的话还没说完,在场几人齐刷刷拉开凳子坐下去,而后便目不转睛地盯着面前几道菜,眼睛都快要冒出绿光了。
大人们尚且还有些自制力,小孩子却是不加掩饰,全都直勾勾盯着那道红烧肘子,特别是伍儿,眼神都不带错开一下的。
崔时钰没忍住笑出声来:“好了,大家快吃吧。”说罢自己也坐下来。
待所有人全部落座,数双筷子瞬间伸了出来,全无厚此薄彼,每一道菜都颇受青睐。
王五娘先连皮带肉挟了块肘子肉。
那肘子炖得极软烂,酱色的汤汁浓稠如蜜,将表皮浸得油亮发红,胶质融化的肉皮包裹着里头的筋肉,筷子轻轻一碰就能破开,早已炖化成晶莹胶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长安小厨娘(美食)》 30-40(第9/19页)
的肉筋黏连着酥烂的瘦肉,扯开时能看见胶质粉糯的丝。
刚一入桌王五娘便盯上了这只肥嫩的肘子,如今终于得偿所愿,迫不及待地送入口中。
刚一入口便睁大了眼睛。
肥肉部分不必说了,软糯得几乎用舌头一压就化开,瘦肉也是丝丝分明,咸鲜中透着淡淡甜味,混着肉香在唇舌间横冲直撞。
肘子皮最是妙极,又滑又润,带着浓郁的脂香,却又丝毫不腻,牙齿一磕便化作一汪荤鲜的肉汁。
阿钰这手艺,真是没谁了!
王五娘将丰腴肉汁吞进肚子,又伸一筷,满足地感叹:“要我说,阿钰这食肆定能赚个盆满钵满,光这道炖肘子就比那几家大酒楼强上十倍不止了。”
娇娇刚吃完鲜香软嫩的韭黄,听完阿婆的大肆赞美,忍不住也扯了块肘子肉,嚼了两下便觉惊讶。
这个皮皮会黏嘴巴呢!
软乎乎的,酱汁也好吃,皮肉吸饱了滋味,入口分不清是肥是瘦,只觉黏糯油香溢了满嘴。
好香,好好吃。
娇娇吃得急了,以嘴唇为中心向四边漫开了一圈晶亮油光,袖口也未能幸免,早在刚才啃骨头的时候就沾上了酱星子。
这下怕是又要挨阿婆骂了。
小姑娘有些忧愁,悄悄瞥了眼一旁大吃大喝的王五娘,结果发现阿婆袖口上沾的酱汁比自个还要多。
太好了,这下不用担心会挨骂了!
娇娇放下心来,继续对着肘子大快朵颐。
桌上其他人,柳七娘对那道凉拌茄子情有独钟,自己一个人就干了小半盘,碗里的米饭也快要见底了。
茄子浸透了香醋与胡麻油的调汁,咬下去,微凉的茄肉便溢出汁水,酸中带鲜,鲜里透甜,香软可口,还能吃出几分荤香。
柳七娘赞不绝口:“落苏最易寡淡,这盘却很是爽利开胃,当真是好吃极了。”
阿锦就和她抢,“给我留点给我留点!”
方九娘也是,瞧着吴侬软语文文气气的一个女郎,结果喝完一大碗丸子汤之后,直接撸起袖子抢了最后一块肘子肉,豪迈得很。
一旁的伍儿都看呆了,“阿娘,你以前不是这样的……”
崔时钰啃着肘子笑得前仰后合。
她看着空了大半的盘子,心里和数钱时一样满足。
这才是生活嘛!
不知不觉,一轮圆月已经升起,悬在天幕之间,柔和的月光倾泻而下,映照着院内欢声笑语不断的人们。
月圆人满。
*
昨晚虽胡吃海喝与好友们玩闹了半宿,崔时钰却也没忘记正事,天光初亮就从床上爬起来烙饼子、煎鸡蛋、炸鸡排,出来摆这最后的一日的饼摊。
酱饼摊前依旧如往日般排起了长队,炉火正旺,酱香混着饼香飘了一整条街。
常来光顾的几个熟客捧着热饼,满脸都是依依不舍。
“崔娘子,明日真不来了?”
说实在的,到底是经营了几个月的饼摊,崔时钰心中也有几分不舍。
但食肆总归是要开张的。
她利落地用荷叶包好一张金黄油亮的饼,笑道:“今日是最后一日摆摊啦,崔记食肆明日开张,就在长乐坊南,欢迎诸位过来。”
话音一落,人群中顿时喧闹起来。
有人急道:“这不成,我家那口子就馋崔娘子这口热饼,若吃不着了,怕是要跟我闹脾气。”
“西市没了崔娘子的饼,那还有什么滋味啊?”
旁边几个熟客也七嘴八舌地附和,纷纷表达自个对酱香饼的依恋不*舍。
崔时钰很能理解这种心情,从前学校里的小吃摊突然搬离或倒闭,她也得不痛快好长一段时间。
她知道食客们担心的是什么,一边收钱递饼一边笑道:“诸位别急,这饼子虽是暂时吃不着了,但食肆里好吃饭菜多的是,招牌菜也有,保管比酱饼更叫人惦记。”
广告这不就顺理成章打出去了嘛。
一听她说食肆里的吃食比饼子味道还好,众人这才转忧为喜。
转眼间还生出了几分期待。
这位崔娘子做饼就已如此出众,真要做起正式饭食来,那得好吃成什么样啊?
去新店,必须去新店!
听了崔时钰方才的话,一学子模样的郎君若有所思道:“长乐坊南?那地方可不近。”
接着他又话锋一转:“远是远了点,但谁叫崔娘子手艺好呢,以后某定常去捧场。”
周围人也跟着附和,又七嘴八舌地问起新店事宜。
崔时钰边递饼边一一回答。
不知不觉,日头已升至中天,崔时钰正要收摊,抬头忽然看见一位月白衣袍的郎君。
对方正立于饼摊前不远处,身形挺拔如松,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出众。
不是那谢小郎君又是谁?
她抬眸对上对方那双含着笑意的桃花眼,礼道:“谢小郎君。”
几日不见,这位年轻郎君似乎更好看了,月白色衬得他面如冠玉,整个人透着股说不出的潇洒英俊。
自己的食肆能开起来,这位谢小郎君可谓功不可没,若没他花五十贯买下酱饼方子,怕是还要再辛苦卖上一阵饼子。
因着这层关系,崔时钰对对方很是感激,自然也多了几分亲近熟悉。
谢宵含笑开口:“崔娘子生意做得火热,可还有我的份?”
崔时钰抿嘴一笑,“这饼子只剩最后一张了,谢小郎君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她从食盒里取出最后一张还冒着热气的饼子,熟练地放在铛中复热,刷酱、添萝卜丁,裹进生菜与煎蛋,最后包好荷叶片递过去。
“谢小郎君请尝。”
自从那日对方来找她买酱饼方子,她就已经知晓这位谢小郎君的身份了。
谢氏,年纪轻,谈吐不凡,与京兆尹有关,这几个条件加在一起,只能是京兆尹谢珏的那位胞弟了。
谢宵,谢承安。
说起这位谢小郎君,在长安城中也颇有美名,声名极盛,就连崔时钰都对他那篇《王道荡荡赋》有所耳闻,可见其影响力有多深远。
谢宵接过饼,垂眸看了看,眼中笑意更盛:“还记得我第一次来崔娘子这里卖饼时,吃的便是‘金玉满堂’这个口味。”
崔时钰眨眨眼。
“第一次来这里买饼”……谢宵还什么时候从她这儿买过饼子?
买酱饼方子那次难道不是他们两人第一次见面吗?
见崔时钰脸上的疑惑都快溢出来了,谢宵垂眸一笑,道:“约莫一月前,我家书童曾来崔娘子这里买过饼子。”
书童?
崔时钰仔细思索。
每次来她这儿卖饼的大户人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