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桃胶缓缓倒入,浓稠的牛乳渐渐变成诱人的粉白色。
另一边,山药滚刀切块,与排骨一同入锅,撒上姜片与枸杞,文火慢炖,肉香混着山药的清甜,丝丝缕缕钻进众人鼻腔。
荷塘小炒做起来最是快手,莲藕菱角茭白过水焯去涩味,入锅炒至断生,浇上酱汁、香醋,再撒一把炸得金黄的核桃碎,青白褐三色相间,看着就觉得清爽,最适合肉吃腻了来上一口,这便是用来给郁清瑶解腻味的,营养也丰富。
八宝饭也是,糯米蒸熟了拌入猪油白糖,在碗底铺上红枣、桂圆、葡萄干等干果,压实后倒扣入蒸笼里开蒸就行了。
最费功夫的要属那道佛跳墙。
崔时钰点了鲍鱼、海参、蹄筋等十几种食材出来,一一清洗干净,海参清理起来尤其费时。
唐朝的海参和后世模样大差不差,都是表面布满肉刺的长筒形肉条,但这时候的海参不叫海参,称作“海男子”。
跟闹着玩似的,崔时钰方才听阿贵说起这名字时险些笑场。
她给所有洗净的食材划了花刀,放入用老母鸡和干贝吊的高汤里煨煮,再下泡发后剪成小段的竹荪,剥壳后完整无缺的鸽蛋,还有鱼鳔花胶火腿等等。
一锅码下来,可以说得上是群英荟萃了。
柴火不停添着,锅内香气越发浓郁,既有肉类的咸鲜,又带着海鲜的清甜,浓郁得几乎快实质化了。
想想也是,那么一大锅东西呢,能不香吗?
庖厨里众人各忙各的,但都时不时的注意着这边的动向,想看看这一锅贵价食材炖出来的汤究竟是何模样。
又熬了小半个时辰,崔时钰掀开锅盖。
热气悠悠飘出,浓稠的金汤还在咕嘟咕嘟冒泡,上头浮着层金黄透亮的鸡油,勺子一搅,汤里头藏着的好货全都探出头来:鲍鱼肥得打卷儿,海参胖乎乎的颤悠着,那几块蹄筋也炖得晶莹剔透,底下还沉着瑶柱火腿等等,数不胜数,随便舀一勺都是好宝贝。
一旁瞧着的人都看傻了眼。
便是神仙吃的菜也不过如此了!
别人瞧着畅快,崔时钰这次做菜也很畅快。
因经费有限,食肆虽然红红火火开了起来,但每日操手的大多还是些日常食材,很少能瞧见鲍鱼海参之物。
今日也算过把瘾了。
崔时钰将做好的菜一一装盘,递给身边的人,阿贵将盘子接过,笑道:“娘子做的这几样菜,定能让夫人胃口大开!”
“但愿如此。”崔时钰笑道。
其实这几道菜一做出来,众人便心中有数了,觉得肯定没问题了,是以心情很好,说说笑笑,一同端着菜肴往暖阁走去。
暖阁内,郁清瑶正倚在软垫上,见众人端着食盒进来,立刻坐直了身子,目光落在摆满一桌的佳肴上,眼睛都亮了,一连几日都没动静的食欲终于在此刻蠢蠢欲动。
看起来都好好吃呀……
她先舀了勺山药排骨汤,排骨□□里渗出的油花全融进汤里,汤面上飘着几粒枸杞,喝到嘴里咸鲜十足,还有点甜津津的。
排骨炖得酥烂,筷子一戳就脱骨,山药也糯香软绵,咬下去又粉又滑,吸饱肉汤后比肉还香。
她边吃边不自觉眯起眼睛,两块排骨下肚,又喝了口桃胶牛乳。
牛乳又香又滑,甜度正合适,混着桃胶吸溜一口,满嘴都是奶香和胶质的糯感,玫瑰花瓣也放得刚刚好,又香又甜。
秉持着雨露均沾的原则,郁清瑶又开始吃起八宝饭。
蒸得油亮的糯米饭,挖一勺能拉出蜜丝,里头包着红枣、桂圆、豆沙,还有糖冬瓜和葡萄干,香甜可口,层次分明,里面的猪油是点睛之笔,亮晶晶地渗进饭里,甜香中带着油香。
郁清瑶吃得脸颊都鼓了起来,感觉自己所有遗失的食欲都回来了,在心中对着自己还未出世的孩子念叨:宝儿,这一桌子菜你肯定也爱吃,阿娘便替你多吃些吧!
把几道菜吃了个遍,她终于把筷子伸向了那一锅佛跳墙。
夹起一块鲍鱼,咬下一口,肉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长安小厨娘(美食)》 50-60(第7/16页)
弹牙,鲍鱼的鲜甜混着肉香,浓郁的滋味在口腔里蔓延,接着又吃海参,已炖得极软烂,轻轻一抿就化在齿间,花胶也是,糯中带韧,吃下去满嘴都是胶质黏糊感,还有瑶柱,蹄筋……
郁清瑶一筷接着一筷,都快吃不过来了。
很快,小半锅煮的满满的佛跳墙就下去了。
最后,她舀了一小口汤作为收尾,感叹道:“太好吃啦!”
她感觉自个的四肢百骸都被这鲜香浸透了。
这一顿吃得真是酣爽!
瞧见郁清瑶吃得心满意足的模样,崔时钰和庖厨众人相视而笑,全都不约而同放下心来。
与此同时,广文馆。
谢宵正在廊下接过青松递来的食盒,是他叫青松专门去崔记买来的麻辣蝲蛄。
食盒里,红亮的蝲蛄一个叠着一个,在盒子里摞成小山,浓郁的麻辣香气四散开来,红油在日光浸润下更显鲜亮,光是看着就让人想到了那股子麻辣劲儿。
青松在耳畔喋喋不休念叨着买这盒蝲蛄有多不容易,排了多久的队,谢宵却看着汤汁滴落的虾子出了神。
别人相思,或对花,或对月,他倒好,对着一群张牙舞爪的蝲蛄。
是的,相思。
如今的他,已能确定自己的心意了。
不仅想吃她做的饭,更想让她只做给自己一个人吃。
谢宵知道这种想法有些霸道,但他就是控制不住。
她做的菜好,做菜的她也很好。
这时,青松的话打断了他的思绪:“对了二郎,听崔娘子的妹妹阿宁说,崔娘子今日去咱们府上了。”
谢宵猛然抬头:“当真?”
青松圆脑袋一点一点的,“二郎信我,千真万确!郁夫人不是因有了身孕食欲不振嘛,大郎便派周管事去了崔记……哎哎,二郎你这是要干啥?”
他只觉眼前青衫一晃,手里就被塞了个沉甸甸的食盒,再瞧自家二郎,已经转身往院角奔去。
青松愣住了。
他家二郎……怎么看起来是要翻墙啊!
第55章 上新口味
◎青花椒和蒜蓉◎
广文馆的学墙约莫有一丈之高,谢宵抬头望了望,踩着一旁假山凸起的石块借力一跃,稳稳落在墙外的官道上。
现下天还没完全黑下来,他这一跳吓到了往来好几个行人,小小的惊呼声此起彼伏。
谢宵恍若未闻,也没拦停什么驴车马车,撩起长衫下摆便朝着谢府方向疾步而去。
无论国子监还是广文馆,因着学规森严,翻墙之事虽并不多,但也绝非没有,可对于谢宵来说却是头一遭。
这还是他第一次做这般逾矩之事。
但他顾不了那么多了,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
快些,再快些见到她。
疾走片刻,他开始小跑起来,剧烈的心跳声震得他耳膜微微发疼。
每一步都踏在想见她的迫切里。
渐沉的夕阳给侯府朱漆大门描上金边,崔时钰正倚着石狮子数钱,一张写着五十贯钱的飞钱躺在她的掌心。
脆纸薄薄又轻飘飘的,却能取出沉甸甸的五十贯铜钱。
崔时钰喃喃自语:“谢家人出手是不是太阔气了?”
她本以为这一趟也就赚个十几二十贯的,毕竟上次做上巳节宴就赚了十贯,这才是正常物价。
难道是她和郁夫人关系比较好的缘故?
她正琢磨着,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急促脚步声。
谢宵平日束得一丝不苟的衣袍此刻略显凌乱,发冠倒是没歪,就是有几缕长发从鬓边垂落下来,领口露出一截白皙脖颈,可能是奔跑时不慎扯开的,滑落下来的汗珠就这么没进衣领。
谢宵抬起头,看到愣愣站在原地的崔时钰,紧绷的肩膀骤然松弛,低声吐出两个字:“还好。”
她还没走。
他赶到了。
声音混着微重的喘息消散在风里,崔时钰只看见他翕动的嘴唇,没听清内容。
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到这位谢小郎君这副狼狈又英气的模样,心跳莫名漏了半拍,站在原地,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
他……怎么到这儿来了?
崔时钰率先打破沉默:“谢小郎君怎的来府上了,往常这个时辰不是该在广文馆诵书吗?”
谢宵往前走了两步,喉结不自然地滚动了一下。
直接说想她不合规矩,而且肯定会吓到她的。
他轻咳一声,道:“书室里缺了本书,我回府来取。”
这话连他自己都觉得牵强,毕竟广文馆的藏书向来规整,怎会突然缺书。
崔时钰却是不太明白其中关窍,毕竟她上学的时候也经常忘记带书,这是常有的事,但并不会特意回家去取。
谢小郎君还真是热爱学习啊。
不过,不管怎样,今日谢府之行能意外和他相见,她还是很高兴的。
而且,她总觉得谢宵今日鬓发微乱的模样比平时都要好看。
她还……挺喜欢的。
尽管如此,却也不能忘记正事,崔时钰又看了对方几眼,莫名有几分恋恋不舍,道:“那谢小郎君便回府取书吧,待会儿马车就要来了,我也要走了。”
“我不急。”
谢宵马上开口:“已经和博士暂告了假,不急这一时半刻——崔娘子可是要往城西去?不如同路。”
崔时钰就这样莫名其妙的跟他走了。
两人并肩走在青石板路上,影子交叠在一起,被夕阳拉得很长。
谢宵盯着地上相缠的影子,心跳越发急促,搜肠刮肚找了个话题:“听闻崔娘子食肆的蝲蛄又添了新口味?”
提起这个,崔时钰眼睛亮了起来,“是了,是蒜蓉和青花椒口味。”
前几日她瞧着麻辣蝲蛄势头正好,便顺势上了新口味,反响极佳,而且青花椒和蒜子比麻辣蝲蛄的料子更易得,省了不少事,钱也没少赚。
真是想想就高兴。
“下次谢小郎君来食肆,一定要尝尝。”崔时钰笑道。
谢宵唇角勾起一抹温柔的笑:“好。”
风掠过两人身侧,卷起崔时钰鬓边的碎发,谢宵瞧见了,下意识抬手将那缕发丝别到了崔时钰耳后。
两个人都愣住了。
崔时钰听到了自己剧烈如鼓点的心跳声,又好似混了谢宵的,和她的一齐共振。
两人大眼瞪大眼,谁都没开口说话。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传入两人耳中:“让小娘子久等了,真是对不住!”
是今日送崔时钰来谢府的马车车夫。
马车缓缓驶来,在谢宵和崔时钰面前停下,车把式从车上跳下来叉手行礼:“崔娘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长安小厨娘(美食)》 50-60(第8/16页)
,真是对不住,方才家里出了点事儿,这才来晚了……二郎怎么也在?”
车把式震惊地睁大了眼。
今日还没到休沐日,二郎怎的提前回府了?身上的打扮看起来也不对劲!
他一颗心顿时悬了起来:“二郎可是身体不适?”
“没有。”谢宵摆摆手,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我无事,待会儿就回学馆。你送崔娘子回去吧。”
见他中气十足,确实不像身体不适的模样,尽管仔细一想还是有些蹊跷,但还是压了下来,毕竟把这位崔娘子安全送到家可是大夫人亲口嘱咐过的。
“成,那便听二郎的,崔娘子上车吧!”
崔时钰朝谢宵福了福身,方才那缕被他别进耳后的头发又滑落出来,“食肆里还有好些事等着料理,那我便回去了。今日多谢谢小郎君同路。”
谢宵看着她,像是含了块温热的糖,化不开又舍不得咽下去。
“路上小心。”他低声说道。
马车轱辘声渐远,扬起的尘土在夕阳的余晖里打着旋儿。
谢宵立在原地,望着那抹渐行渐远的背影。
一阵风掠过,掀起他凌乱的衣角,也吹散了几分怔忪。
他忽然想起庖厨里还存放着圣人前几日赏赐的牛肉,纹理细腻如雪花,正适合给她用来练手菜式。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