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50-6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应该让她拿回去的。

    再抬眼,见马车早已拐过街角,只留下空荡荡的长街。

    谢宵收回了目光。

    罢了,明日再叫人给她送过去吧。

    他伸手理了理略显凌乱衣摆,转身朝着广文馆方向走去。

    周博士一贯器重于他,从未行过责罚之事,但今日怕是跑不了了。

    谢宵并不觉恼,甚至脚步都轻快了些。

    至少,今日见到她了。

    *

    两盆蝲蛄端上桌,一绿一白,绿的那盆是青花椒,虾壳被汤汁浸润得红亮诱人,表面浮着一层翠绿的椒粒,蒸腾的热气混着麻香直冲鼻腔,比麻辣口味的蝲蛄麻劲儿更足。

    白的是蒜蓉口味的,金黄油亮,乳白的蒜泥厚厚堆在艳红虾身,未及靠近,浓郁的蒜香混着虾肉鲜甜已经散开。

    朱安咽咽口水,目光黏在盆子里的蝲蛄上,“小娘子这手艺越发精湛了,上次那挞糕的味道我还忘不掉呢,没想到今日又见这等妙物,真是快哉快哉!”

    赵颐抽了抽鼻子,指着青花椒那盆笑道:“早听说崔娘子做的麻辣蝲蛄是长安城独一份,如今算上这青花椒和蒜蓉,倒是长安独三份了。”

    最近没什么节庆,距离最近的端午也还要过段时日到来,珍馐署闲来无事,程颐和朱安便转悠到了崔记食肆,点了这两日火爆异常的青花椒蝲蛄和蒜蓉蝲蛄。

    崔时钰笑着福身:“二位谬赞了,小店能得青睐,全赖贵人当初提携。您二位吃着,后头还有新调的杨梅冰饮子,待会儿给送来。”

    她一走,两人立刻向着盛满蝲蛄的木盆伸出小手。

    赵颐对青花椒味儿的最感兴趣,先剥了一只。

    肉一入口,先是青花椒那股子清新的麻,像小针尖儿似的,有种形容不出的爽利,接着辣味才慢慢爬上来,又醇又鲜,还带着后劲儿,滋味极丰富。

    朱安专挑蒜蓉的吃,掰开红彤彤的壳,白嫩的肉直接蹦到眼前,和油汪汪的蒜泥一起吞下去,蒜香混着河鲜的鲜甜在嘴里炸开。

    那蒜末也好,似乎炸过,一点生辣味都没有,只有焦香,嚼起来还有些脆脆的,底下的汁水混着蒜油拌进米饭,白饭瞬间油光闪闪。

    朱安一边扒拉饭一边连声道:“真是蒜香透骨!”

    正喝着杨梅饮子解辣,赵颐一抬眼,忽见门口站着个少年,怀里抱着一大块肉。

    这一看就呆了。

    深红色的纹理间夹着雪白的油花,分明是上好的牛肉!

    本朝以农为本,耕牛一向被视为农家血脉,不可随意宰杀,贞观年间便有诏令,“诸故杀官私牛者,徒一年半”,即便牛自然老死,也需报官查验,经官府核准后方可分食。

    宫廷宴席虽不受此限,却也谨守规制,每年进贡的雪纹牛屈指可数,优先供奉圣人,余下的才分给宗室贵胄。

    就连负责筹备宴席的赵颐,也只有在重大节庆时才能远远窥见那暗红与乳白交错的纹理,寻常日子里,连厨房边角料都难以寻到。

    这般严苛律法下,寻常百姓家连牛骨熬汤的机会都难得,更遑论大块鲜肉。

    赵颐盯着门口少年怀里那块肉。

    足有半扇小案几大,肌理分明,红艳艳的瘦肉间是蛛网般的雪白油花,边缘还带着薄薄的黄脂,一看就是新鲜货。

    最重要的是,肉皮上还盖着官府的朱印,明晃晃昭示着“合法”二字。

    朱安也看见了,一时间竟找不到形容词,只抓着虾壳感叹:“我的个乖乖!”

    他压低嗓门对赵颐道:“你说,这牛肉是谁送给崔娘子的?”

    赵颐没接话,伸手又抓了个青花椒蝲蛄咬开,被麻得直抽眼角。

    “这崔娘子,真是了不得啊。”

    第56章 牛肉粿条

    ◎米条清爽,高汤香浓◎

    李竹刚通报完,崔时钰便与墨竹,还有他怀中的大肉块和几根牛骨头打了个照面。

    她眼睛倏地睁圆了,“这……”

    这不是牛肉么?!

    现在的她也算半个唐朝人了,自然知道这时候的牛肉有多金贵。

    莫非是谢家觉得昨日的五十贯仍不够,又遣了人送牛肉过来?

    出手也太大方了!

    这时候墨竹开口了,他笑着地行了个礼:“二郎说,天热怕肉坏,让我快些送来。”

    崔时钰眨眨眼,二郎?

    原来送这牛肉是谢小郎君的意思?

    崔时钰心头泛起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轻轻碰了碰案上的牛肉,触感微凉。

    那牛肉极新鲜,带着微微光泽,红肉里夹杂的油花雪白绵密,想来是用果木匣子冰镇着运来的,除了生肉味儿,闻起来还有股淡淡的果木清香。

    这时候的牛肉,确实值得这般高级待遇。

    崔时钰连忙对墨竹道:“小郎君快坐下歇歇。”

    说罢回身从井里吊起个盆子,倒出半盏淡褐色的浆汁,敲碎半块碎冰撒进去,递给墨竹道:“这是林檎冰饮子,小郎君解解渴。”

    杨梅冰饮子销量一好便有些脱销,这几日杨梅断货了。

    蔡三郎告诉她这个消息的时候很是过意不去,崔时钰倒是觉得没什么,只要有新鲜水果就成了,当即换成了林檎,也就是苹果,滋味也很不错。

    墨竹一路赶来确实有些口渴,道了声“多谢娘子”,双手接过瓷碗,只见里面的饮子清清透透,杯底沉着几片淡黄色的果肉,浮冰碰撞间发出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长安小厨娘(美食)》 50-60(第9/16页)

    碎的声响,凑近一闻酸酸甜甜,杯壁凝着的水珠顺着他的手指直往下淌。

    他小心啜了一口,眼睛顿时亮起来。

    初入口是蜜渍林檎的甘甜,滑到舌根又泛起些微酸,碎冰碴子在齿间咯吱作响,半杯下去,暑气顿时消了大半。

    崔时钰笑着看他鼓着腮帮子猛灌,笑着道:“好喝不?”

    林檎虽然随处可见,但要做成冰饮子也不简单,从工具上就有讲究,得用瓷刀切,铁器碰了会发黑。

    “好喝!”

    墨竹捧着喝空的瓷碗连连点头,总算明白了弟弟为何总对崔记的吃食念念不忘。

    窥一斑而知全豹,店里的饮子都这么好喝,吃食得好吃成什么样?

    可惜待会儿还有事要做,没法坐下来好好一饱口福,墨竹喝完一碗林檎冰饮子便告辞了。

    崔时钰亲送少年出了食肆,回到庖厨,目光落在案板上那方纹理如雪花的牛肉。

    这么好的牛肉若是做成菜挂食单上卖,肯定能卖不少钱,但崔时钰莫名不想那么做,总觉得那样好像糟蹋了谢小郎君的心意。

    她打算留着和家人们一起吃。

    那么问题来了,做点什么好呢?

    这么大一块肉,一顿肯定吃不完,分成四份,一份做酱牛肉,一份做小炒牛肉,一份做芫荽拌牛肉,剩下的那份……就做成牛肉粿条吧!

    夏天,吃些汤汤粉粉最合适。

    不过,想要吃牛肉粿条也没那么容易,最大的问题就是,这时候还没有粿条,得自己做。

    但这对于崔时钰来说并不是个问题。

    她先把大米用水泡了,接着拿刀把牛肉分成四份,其中三份放地窖里存着,剩下一份逆着纹理切成薄片,用酱汁子腌了,另一边汤也熬上,牛筒骨搭配牛脊骨,熬出来的汤能融进骨髓与肉质的风味。

    做完这些,米也泡得差不多了,崔时钰家里没工具,打好招呼,带着泡好的米去王五娘的豆腐铺子里用石磨添水研磨,雪白的米浆顺着磨盘往下淌,稠得能挂住手指头。

    接着便是开蒸,铺开薄薄一层,大火一催,米香就喷了出来,揭盖一看,蒸好的米皮子又透又亮,弹软晃悠,能照见人影,切成银带似的细条,粿条便成了。

    崔时钰添柴点火,大铁锅烧得青烟直冒,挖勺猪油进去,把腌渍好的牛肉片往锅里一滑,粉红的肉片瞬间蜷成小卷,再把熬好的牛骨汤倒进去,抓把雪白的粿条往汤里一放,筷子飞快搅散,米香混着肉香腾起来,热腾腾的蒸汽糊了满窗。

    还没结束,最终要的沙茶酱还没登场。

    这是以鱼露、花生、芝麻、蒜、葱等为原料,经研磨熬煮而成的酱汁,既有海鲜的咸鲜,又有香料的辛香,能将牛肉的嫩、粿条的滑、骨汤的清串联起来,可谓是牛肉粿条的必备之物。

    唐朝自然没有这东西,依然得自己做,崔时钰把芝麻倒进石臼,几下捣成碎末,又把虾米、干贝碎倒进石臼继续捶,海鲜的鲜味混着芝麻香,浓郁极了。

    另起一锅,倒进小半碗胡麻油,烧热后放葱姜蒜末爆香,随后放花椒粉、八角粉,再把刚磨好的海鲜芝麻料添进去继续翻炒,最后加糖调味,酱料浓稠得能挂住铲子。

    崔时钰趁热尝了一口,尽管不能百分百复刻,但那种浓而不腻、香而不冲的风味算是有了。

    接着装盘,粿条捞出来铺在碗底,高汤浇进去,再放豆芽、青菜,铺上牛肉片,撒上炸得金黄的蒜粒与鲜嫩嫩的芫荽段,最后淋上一勺自制的沙茶酱。

    瓷碗里,雪白的粿条根根分明,浸在金黄透亮的牛骨汤里,汤面上飘着几朵油花,主角是一层铺得厚厚的嫩牛肉,炒得极嫩,还带着点粉红色,蒸腾的热气裹挟着沙茶酱的浓郁和牛肉鲜香,引得门外的妹妹们直咽口水。

    “开饭咯!”

    崔时钰话音未落,阿宁已迫不及待端起碗。

    她先夹起一筷子浸满汤汁的粿条,入口软嫩爽滑,米条清爽,高汤香浓,配在一起好吃极了。

    接着又咬了口牛肉,沙茶酱的香激发出更多肉香,鲜嫩多汁。

    这还是她第一次吃牛肉呢!

    李竹也是第一次吃牛肉。

    曾几何时,吃一顿饱饭对他来说都是奢侈,如今竟能吃上牛肉。

    他捧着碗的手都有些发颤了,低头猛扒几口粿条,舌尖触到柔软的牛肉的,眼眶微微发热。

    他李竹誓死守护崔记食肆!

    崔时钰倒是没什么,毕竟上辈子吃过不少牛肉,对她来说还不算稀罕物,但毕竟许久没吃了,也有点犯馋虫。

    先喝了口汤,牛骨熬的汤头又鲜又浓,带着沙茶酱的微辣,从喉咙一路暖到胃里,鲜得人眉毛都要掉了。

    粿条滑溜溜的,吸溜一筷子,米香混着汤汁在嘴里打转,还带点韧劲,牛肉片薄得透光,嫩得用牙一咬就散开了。

    崔时钰慢条斯理地吃着。

    别说,还真挺香的。

    真是多亏了谢小郎君呀。

    *

    正午,阳光晒得让人几乎睁不开眼,把崔记食肆里面飘出来的麻辣香味儿烘托得越发浓郁,隔着条街都能闻见。

    殷氏坐在马车上,撩着帘子,贪婪地呼吸着从远处飘来的麻辣香气。

    真香啊!

    她吃过那么多家食肆酒楼,能把麻辣口做的这般浓香还不带苦味儿的,真是不多,或者说,只有崔记一家。

    可是殷氏不甘心承认。

    她这便宜外甥女把食肆开起来之后,没少上好菜,生意红红火火,*名头如雷贯耳,殷氏自然有所耳闻,甚至可以说天天都能听见,但她一直忍着没去过一次。

    万一去了,就好像自己输了似的。

    然而,自从崔记上了蝲蛄之后,殷氏便再也坐不住了,原因无他,她爱吃辣,其他的好吃的都能忍上一忍,唯独这口香辣是断断忍不了的。

    田二郎也馋了许久,便出了个主意。

    “趁着人多,买完就走,那丫头总不能当众和长辈过不去。”

    两人一拍即合,转天便赶到崔记食肆来了,还不忘装扮一番,盖着遮阳斗篷混进人流。

    食肆里人声鼎沸,食客嗦蝲蛄的吸溜声混着蒸腾的热气扑面而来。

    田二郎和殷氏排着队,好不容易从街角排到门口,刚看清里面的装潢便愣在了原地。

    角落那张食案旁边,一个大胖小子正扯着汗巾大快朵颐,红亮亮的蝲蛄壳子在他面前堆了一摞又一摞。

    不是自家儿子又是谁?!

    看清之后,殷氏的身子都跟着晃了晃。

    她儿子怎么在这儿!

    她盯着儿子狼吞虎咽的模样,看着那小子连汤汁都要用虾壳蘸蘸送进嘴里,心里说不清是个什么滋味。

    既担心儿子知悉他们和崔时钰以及她爹娘的事,又忍不住馋虫作祟,还有点隐隐约约嫉妒儿子能光明正大吃到他们心心念念的蝲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