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赵从煊猛地逼近一步,声音几乎失了调,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与恐慌,“你当我是什么?!”
“君主。”
赵从煊身形一僵,声音艰涩:“仅此而已?”
“仅此而已。”
赵从煊脚步踉跄,身形几乎站不稳,他用力摇着头,眼底隐隐泛红,“我可以当方才的事情都没有发生,我们回长安,重新开始。”
萧伯瑀轻轻闭了闭眼,“恕微臣不能从命。”
话音落地,空气中只有雨水滴落的声响。
赵从煊紧攥着手掌,掌心未愈的伤口泛起刺痛,他猛地拂袖转身,大步走出凉亭,雨水瞬间打湿了他的衣袍。可走出几步,他又骤然回头,他低下头来,似妥协道:“我许你大司马之职,统领三军,军政大权尽归你手,这可以了吗?”
如今朝中的太尉之职已成了虚设,赵从煊许他大司马之职,便是将军政之权都交给了他。
这已经是赵从煊极大的退让,以萧氏的根基,一旦执掌军政大权,便是半个江山在握,下一步甚至可能取而代之。
萧伯瑀抬起头来,可眼中却无半分欣喜,他看向赵从煊,眉间凝着些许倦意,轻声问道:“我曾视陛下为此生至爱,甘愿为陛下倾尽所有,可陛下呢?”
赵从煊无权无势时,萧伯瑀尽己之力护他,在他登基后,又竭力为他稳固朝局,甚至在他猜忌时,仍可一步步退让。
直至一纸贬谪诏书,将他从梦中惊醒。
被贬岭南后,他怨过,恨过,最终归于平静。若从此君臣陌路,也许是二人最好的归宿。
可赵从煊的到来,又将他的心湖搅乱。
赵从煊可以当做从前的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但他不可以。
可他却悲哀地发现,他仍难以放下这个人。面对他的贴近,身体比心先一步起了反应,他不想看到赵从煊那双骗人的眼睛,便捂住他的双眼,不想听他口中虚假的甜言蜜语,便堵住他的唇。
就只当做一场梦,梦醒了,就该散了。
今日陛下能因一时愧疚许以大司马之职,来日亦能因一丝猜忌再度将他打入深渊。
萧伯瑀不想再经历第二次了。
赵从煊心慌意乱,开口道:“我我也心悦于你!”
若非倾心,他不会远赴岭南,他不会为他跪在庙前,也不会为冒险折枝,更不会应允将军政之权交到他的手中
这一切,还不够吗?
“曾经陛下也这么说过。”萧伯瑀的声音很轻,声音几乎要被雨声吞没。
赵从煊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胸口像是被巨石碾过,痛得他几乎无法呼吸。他想反驳,却发现喉咙像是被堵住了一般,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因为萧伯瑀所说的全是事实。
雨越下越大,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在凉亭的顶上,檐角的水珠连成了线,密密麻麻地垂下来,仿佛天地的一块屏障,将他与萧伯瑀困在这方寸之地,却又像是隔着万水千山。
赵从煊忽地觉得头疼欲裂,他跪了下来,飞溅的雨水打湿了他的衣袍,寒意顺着衣角涌上心头,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彻底失去了什么。
他望着萧伯瑀,唇角翕张,纵然心中有千言万语,他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知道,萧伯瑀不会再相信他了。
第75章 山洪 陛下醒悟何为真正的爱
雨, 已经下了整整三日。
暴雨之下,不断地有百姓来县衙报灾,先是山石剥落, 砸毁房屋,接着雨水混着泥水灌入江河, 水位暴涨。
萧伯瑀不得不亲巡河堤,而就在堤坝疏水的地方, 南郊山体的巨石夹着泥土滚落, 堆积成了土坝, 几乎阻断了河道。
按照这个趋势下来,一旦河水倾泻, 不出半个时辰, 就能将下游农田淹没, 或者说, 整个天峪县都难逃一劫
“雨势太大了, 大人您先回去吧!”衙役大声喊道。
萧伯瑀果断下令:“立即疏散百姓,安置于东边的陵川阁避灾。”
“是!”
陵川阁地势高, 三十年前,天峪洪水泛滥,百姓死伤无数。洪水过后, 当地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韬略》 70-80(第7/16页)
令悲伤悔恨,而后散尽家财,又无数次向上面报灾,这才勉强凑了些银子建了这个陵川阁。
当年, 无数人暗地里骂那县令假惺惺,天灾都过了,才去建那个避灾的阁楼。
谁也没想到, 三十年后的今天,这个陵川阁派上了用场。
只不过,大部分百姓不愿离去。
不过是下了几日暴雨罢了,水位堪堪没过膝盖而已。更何况,他们要等到雨停的第一时间去疏通河道。不然,他们辛苦了大半年种的稻子可就毁于一旦了。
百姓不愿走,可老天爷没有给他们犹豫的时间,江河的水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极快地上涨。
萧伯瑀只得冒雨敲开一房又一房的门,他应允百姓,一定尽力保大家的稻子无恙。
伴随着一道‘轰隆’巨响,萧伯瑀忽地心头一紧,他看向远处,雨水变得混浊不堪,水面更是夹杂着枯枝落叶。
“是山洪!山洪来了!!!”
人群里,有人慌张大喊,声音穿透雨幕,百姓们这才慌了神,抱着孩子,搀着老人,跌跌撞撞地向陵川阁逃去。
雨水越来越急,浑浊的泥水已经漫过腰际。
陵川阁中,妇人安抚着孩子,老人望着远处淹没的田垄抹着泪,年轻的男子冒雨在山道接引着一个又一个上来避难的人。
萧伯瑀环顾四周,却没有看见一个人的身影,他唤来田安,蹙眉道:“田安,陛下可还在天峪?”
田安摇了摇头,“陛下昨日便离开了县衙,不知去了哪。”
若是离开了天峪倒还好,若没有
在他心乱之际,一个老妇拄着拐杖颤巍巍上前,“大人,老身的儿子是天香茶楼的掌柜,他他和茶楼里的伙计都没出来,求大人救救他们老身给您跪下了!”
说罢,老妇忽地跪了下来。
萧伯瑀连忙上前将她扶起,他唤田安来安置妇人,期间,又陆续有人上前求他们救救自己的家人。
可外面的暴雨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远处的山体一点点暴露出泥泞的土质,腰粗的树木在山洪下不堪一击,随着洪水冲到山下的房屋。
面对百姓的跪地请求,萧伯瑀无法忽视,他系上蓑衣,亲自带一半衙役去救人,一些壮汉也主动上前帮忙。
衙役劝道:“萧大人,您还是留下来吧,我们一定将人平安带回来!”
“是啊是啊”旁人也纷纷附和。
萧伯瑀轻轻摇头,下令道:“别耽误时间了,走。”
他不再多言,带着众人冲入雨幕。
下山的路格外湿滑,有人不慎滑倒,旁人连忙将人扶起,彼此搀扶,加快朝山下走去。
衙役开路,身后的壮汉扛着竹排和绳子,还有人身上绑着木板。
街上的水位已经漫到胸口的位置,一行人撑着竹排,衙役沿街叫喊着。
听到声音,陷入绝境的人拼命呼喊:“大人!救救我们!!!”
受困的人比预想的还要多,他们全部救人竹排也不过十来张,救人后一来一回,水位又上涨了不少。
忽地,天香茶楼上传来焦急的呼喊:“萧大人!”
“是萧大人!我们有救了!!”
一行人抬头望去,只见数十人站在二楼张望,有人嘀咕道:“怎么这么多人都不走”
一个两个不愿迟迟不愿离开也就算了,这么多人,要全部平安救走,谈何容易。
待走近后才发现,原来一棵老树倒在天香茶楼的门前。
一开始,水位不高时,这些茶客心存侥幸,或许雨停了就好了。可待水位上涨后,离开的路被堵住,众人只得上二楼躲避,盼望着洪水快些退去。
可看这个情况,洪水只会越涨越高
众人绝望之际,看见衙门的人划着竹排而来,一些着急的人直接跳入水中,旁人只得抛绳相救。
眼见其他人也想跳下,萧伯瑀连忙呵止,若是大家都跳,他们怎么顾得来,万一被水冲走了,可就九死一生了。
“诸位不要着急,我必定竭尽全力带各位脱险——”
话音未落,萧伯瑀的目光落在一人身上。
霎时间,他瞳孔骤缩,浑身一僵,却又不得不镇定下来。
萧伯瑀道:“快救人!”
衙役连忙将绳索抛上去,可有人却不敢爬,死死地扒着栏杆不松手。
忽地,楼上一人揪着那人的衣领,身形利落地带他跳了下来,稳稳落在竹排上。
那是天子的侍卫。
赵从煊坐在二楼,他命侍卫救人,又代替那些疲累的人划桨,拼命朝着东边的陵川阁而去。
此时的水位已经没过了头顶,茶楼上还剩几人和赵从煊。
竹排再次朝茶楼而来,划桨之人面色已经有了疲态,手上更是一阵酸痛。
赵从煊缓缓落在竹排上,萧伯瑀看着他,终是一个字没说,他解下身上的蓑衣,披在赵从煊的身上,随即朝划桨的衙役道:“走吧。”
衙役一惊,连忙想将身上的蓑衣给他,萧伯瑀却抬手制止,“别耽误时间。”
“是!”
雨势越来越大,竹排艰难前行,赵从煊望着萧伯瑀的背影,他心底残存着一丝希冀。他还记得,那年冬雪,萧伯瑀怕他冷,便解开身上的氅衣披在他的身上,那今日
忽然,一个小孩的啼哭声传来。
萧伯瑀循声望去,只见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爬在树上,洪水淹没了他的小腿,他只得死死地抓住树干。
萧伯瑀目光一紧,“快去救人!”
竹排渐渐靠近,浑浊的洪水裹挟着断枝残叶不断冲击着树干,孩子的手指已经冻得发白,却仍死死抠住树皮。
衙役道:“过来。”
小孩刚颤巍巍松开一只手,天际一道惊雷劈下,巨大的声响将他吓得浑身一抖。
“啊——!”小孩双手脱力,瞬间掉入水中。
萧伯瑀半跪在竹筏上,眼疾手快地伸手攥住小孩的手腕。
正当他借力要将孩子托上竹排时,一块木板随着水流撞来,裸露的铁钉刺入他的手臂上。
“大人!”衙役惊呼。
刺痛让萧伯瑀闷哼一声,手指却攥得更紧。
下一刻,竹排上伸出另一只手,两人合力将那小孩救了出来。
萧伯瑀手臂鲜血直流,可他却无暇顾及,只下令快些离开,这洪水越涨越快,不出半个时辰,就能将整个天峪淹没。
小孩惊吓坏了,他扑在萧伯瑀的怀中嘶声裂肺地大哭。
萧伯瑀只得抱着他,轻声安抚。
半个时辰后,洪水彻底淹没天峪县的房屋。
陵川阁中,啜泣声不止。
萧伯瑀将小孩交给田安,顾不上手上的伤口,又连忙安抚惊魂未定的百姓,似乎是有了主心骨,众人渐渐安静下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韬略》 70-80(第8/16页)
。
不知过了多久,天色暗沉下来。
萧伯瑀靠在墙角休憩,烛火昏暗,一道身影朝他走来,他缓缓睁开眼睛,看清来人后,温声道:“上官姑娘。”
上官绵将一碗热水递到他面前,“萧大人,喝点水吧。”
“有劳上官姑娘了。”萧伯瑀接过碗,他低头啜饮一口,温热的水稍稍驱散了寒意,旋即,他又起身,想看看阁中的百姓如何了。
可刚起身,身体似乎格外沉重,险些让他站不稳身。
“大人小心。”上官绵微叹道:“萧大人若倒下了,这么多百姓又该指望谁?”
萧伯瑀微微一怔,随即点了点头。
可这山洪不知何时能退,灾民无家可归,无粮可食,民心易乱。他要向州府上报,尽快拨粮赈灾。待雨水停下,还要疏通河道,修缮堤坝
思忖间,萧伯瑀渐渐沉睡了过去。
赵从煊放轻了脚步,走到萧伯瑀身前。
萧伯瑀眉头紧蹙,似乎连在睡梦中也不得安宁。
他以为,萧伯瑀将蓑衣让给他,是因为还在意着他,可如今他才明白,萧伯瑀的温柔,不是独予他一人。
他不知如何挽留,萧伯瑀不要他给的权势,也不要他了
夹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