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别过脸,不去看她。
阿母压根不知道冒顿有多欺负人!
刘邦似乎是看出了什么,对吕雉说:“娥姁,元前几日要我给你做了样东西,你拿去看看吧。”
而后,刘邦从袖子里掏出一个锦盒,里面正是刘元托他做得皇后印鉴。
吕雉点点头,眼睛有些红,拿起锦盒起身去了外面。
“说罢,你阿母如今走了,跟乃公有什么不能说的,”刘邦拍了拍刘元的胳膊,递上一个手绢,“擦擦眼泪,你分明是心疼你阿母,这事是她不对,也是乃公不好。”
“她这几日忙,你别怪她。”刘邦叹了口气,“那毕竟是项羽,你总不能要大家都笑着接受他。昨日,有不少人私下找了我与你阿母,这对你的名声不好。”
“阿翁,你知道冒顿说了什么吗?”刘元哽咽着,“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1]
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什么有,什么无?
什么东西是冒顿有,吕雉无的!
刘邦脸色唰的一下就绿了,飙出几句:“我日他大父,*****他怎么敢的?”
刘元愤愤不平:“这般的侮辱,她却硬生生忍了下来。”
“为何要忍,”刘邦嘴里叽里咕噜骂了几句,“樊哙呢?这杀猪的不是一向护着你,护着吕家吗?”
“姨夫说,他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刘元幽怨地看着刘邦,“但是,某人率三十万大军尚被围困,何况是十万人呢?”
天下初定,民生凋敝,匈奴如豺狼虎豹一般凶猛,岂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大汉便能抗衡的?
“阿母最终采纳季布建议,强压怒火,选择以大局为重。她说自己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言辞谦卑至极,又赠送御车、马匹,继续派公主去和亲。”
刘元说到最后,眼泪一串一串留下来:“我怎么能不恨过呢?难道霸王就不曾为难过我吗?”
刘邦一把将女儿揽进怀里:“莫哭了,是我与你阿母不好了。”
他话音刚落,就发觉吕雉不知何时出现在刘元身后,手里拿着皇后之玺出神。
她辜负了女儿的心意,她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
吕雉也上前保住刘元,见她如此,刘元忍不住失声痛哭,一家三口哭作一团。
“咳咳,”刘邦打断了母女二人,“差不多得了,这大喜的日子呢,谁家打赢了天下还哭的?”
“好了,不就是个冒顿单于吗?乃公把他的头拧下来,给你们母女二人当球踢。”刘邦拍拍屁股,弹走身上的灰尘,伸了个懒腰,“一直侧着身子,我这浑身酸痛啊!”
“冒顿单于正值鼎盛,他统一草原,控弦之士三十余万,你又如何与之抗衡?”刘元瞄了刘邦一眼,“凭你这些各怀鬼胎的兄弟吗?”
“这些年,你受委屈了。”吕雉抱着刘元道,“你的心意阿母看到了,这玉玺,我很喜欢。”
刘元吸了吸鼻子:“我也要错,我不该独断专行,该与你商量的。”
母女二人遂和好如初。
刘邦在一旁看得火大:分明这玉玺是他做得,这教训刘元的话是吕雉说得,这哄人的也是他。
怎么现在母女二人亲密无间了?
“咱仨商议商议,现在该如何是好啊!”刘邦叹了口气,“这下可真是内忧外患了。”
刘元不说话,吕雉给刘邦使了个眼色。
他站起来,对着刘元施了一礼:“还请聪慧过人的大汉长公主殿下,教教刘季小儿吧!”
吕雉也顺着刘邦说,嘴角噙着笑,眼中满是慈爱与感动:“是啊,我们长公主殿下可有什么好主意?”
项羽已经被擒,汉王为首的诸侯王们获得了最终胜利,但天下并未完全安定。众多手握重兵、占据地盘的功臣将领,还有一些地方势力,都需要妥善安排。
汉王刘邦以关中为后盾,但关东广大地区却并不在他的控制范围内。
这些功臣本身已实际控制一方土地和军队,若不封王,他们极可能拥兵自重甚至反叛。分封是为了在汉朝初立、根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汉]穿成鲁元公主》 70-80(第7/16页)
不稳时换取他们的效忠,维持大汉的统一。
“咳咳,”刘元也起身抖了抖衣服,还了一礼,“皇帝陛下,皇后陛下。”
哪怕还没举行登基大典,如今刘邦、吕雉也是板上钉钉的大汉皇帝与大汉皇后了。
“其实,最好的办法,阿翁已经想到了。”刘元叹了口气,“你想先分封异姓王,而后逐步再收回王位。”
对韩信、彭越、英布、张敖、韩王信、臧荼、吴芮等人的分封,对一些地方势力的保留,这些本就是刘邦要做的事情。
刘邦点点头:“不错,我准备直接将最富庶的关中划为郡县,由朝廷直接管辖,实施郡县制,其余地方再行分封。”
“是个好办法,”刘元肯定道,“然后你剪除异姓王,再次分封同姓王,拱卫中央。”
刘邦大笑:“聪明!不愧是我的女儿!”
吕雉听见这分封同姓王、除去异姓王的话,若有所思。
“阿翁,不可操之过急啊。天下初定,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刘元眨眨眼,“我们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
“休养生息?”刘邦砸么咂么嘴,“你阿母与萧何倒是天天念叨,要与民休息,寡人觉得甚是有理。”
刘元点点头:“正是如此。不仅要休养生息,更要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恢复商业……”
“至于打匈奴,收服异姓王,我们不能急于一时。有大将军韩信在,其他诸侯国掀不起波澜。”
“所以,你还要改封韩信为楚王吗?”刘元凝视着刘邦,“阿翁,别太抠门了。”
刘元每说一句,刘邦眼中的神采就多一分:这是他刘季的知己啊!
直到刘元说完最后的话,刘邦脸上满是赞叹之色,他盯着刘元看了好久。
他突然反应过来,刘元或许不是因为与他想的一样——而是她什么都知道!
这个结论,让刘邦定在原地许久。
天地寂静,刘邦只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
良久后,他一副惋惜的神情,长叹道:“元,可惜你不是男儿,否则我就是现在死了,也能美滋滋合上眼了!”
这样生而知之的孩子,怎么就偏偏是个女娃!
“非得是男儿吗?”刘元反问,“我哪里不好?”
“哈哈哈哈哈哈哈,”刘邦愣了片刻,释然大笑,“元,有你这个孩子,乃公便是明日就死,也定当含笑九泉。”
“呸呸呸,说什么死不死的,明天就登基大典了,也不怕晦气。”吕雉摇头,她看着嘴里毫不忌讳的父女,提醒道,“登基大典完了就是元的昏礼,该准备的也要准备起来了!”
第75章
汉三年。
诸侯王和将相们共同请求尊奉汉王刘邦为皇帝。
自打项羽被擒,刘邦就迫不及待坐上皇帝的宝座,但依旧做了做面子工程。他谦虚地辞让了几次。
他将大臣们请求自己称帝的一车的竹简抬到了众人面前,一脸为难:“诸位,我听说称帝的必须是贤德之人,空谈虚名不是我刘季所追求和保持的。因此,我不敢接受帝位。”[1]
刘元嘴角抽动:谁又敢说刘邦不够贤德呢?莫非他们不想再封王了!
似乎是没想到刘邦还会来这么一手,他们以为刘邦一定会直接宣布称帝,大家罕见地沉默了:大哥,你也没有预告这么一手啊!
于是,刘元带头说道:“大王您出身卑微,诛灭暴逆,平定四海,您登上皇帝的宝座,乃是民心所向。”
群臣纷纷附和:“大王您出身卑微,诛灭暴逆,平定四海,有功的人都分封土地成为了王侯。如果大王您不称皇帝尊号,大家对分封的合法性都会有疑虑。我们誓死坚持”
刘邦摆摆手:“不可不可。”
萧何更是带头跪下,恭请道:“您若是不当皇帝,我们便跪在地上,不再起来。”
刘邦摇摇头:“你们怎么能这般苦苦相逼,寡人实在没有当皇帝的想法。”
张良亦道:“请大王为了天下百姓考虑,除了您,谁又能让黔首过上好日子呢?您说自己不贤德,但这世间又有谁能比汉王更贤德呢?”
刘邦压了压翘起的嘴角,继续拒绝:“这都是虚名罢了,我为天下人付出,乃是发自真心,又哪里是要做这个皇帝!”
陈平跪在地上磕头:“请您为了国家着想,委屈您自己,做这个皇帝吧!”
委屈?刘邦一点也不委屈,但他又一次拒绝了陈平:“寡人难道是为了沽名钓誉吗?寡人说了不当皇帝,你们不必再多言了!”
这下,在场的文臣武将都傻眼了: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你再拒绝我们当真词穷了。
甚至有人开始怀疑,难道这汉王确实不想称帝吗?那自己这王位还算不算呢?
各怀心思的众人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不知该如何是好。
恰在此时,刘元起身,她示意樊哙、吕泽等人冲上前,按住了刘邦。
“如今,这天下初定,若是没有陛下您这样的贤德之君,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刘元一脸严肃,“还请您宽恕我们的罪过!”
说时迟,那时快。
韩信、樊哙,夏侯婴等人冲上前,将刘元准备的龙袍和旒冕加到了刘邦的身上。
此时刘邦只准备了诸侯王的服饰,汉代的皇帝服饰此时尚未成形。但刘元依旧贴心地为刘邦准备了这十二章纹的龙袍和十二旒的冠冕。
群臣呆住了。
刘邦打量着自己身上这件华美的龙袍,黑色交领右衽玄衣,红色绛裳,腰间束带,佩玉,并悬垂着极其醒目的“黄赤色”四彩绶带,更是绣着、月、星辰、山、龙、华虫等十二种纹饰。
底下的人回过神来,被这身装束震撼到了,纷纷感慨:原来汉王早有准备,难怪不愿听从我等,原来是早就与长公主串通好了。
难怪长公主刘元深得汉王的信赖,除去她自身的本事与神异,她这份孝心也是旁人拍马不及的。
有几个大臣,如樊哙、夏侯婴等,他们都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家的臭小子,感觉自己的手有些痒。
刘邦享受着众人惊讶、欣赏的目光,心情更好了。他满意地点点头,赞许地看着刘元。
乃公太满意了!
生子当如刘元啊!
此时,一群人回过神来,伏在地上三跪九叩,山呼“万岁”。
刘邦这才压了压翘起的唇角,叹了口气:“诸位如果一定要这样,那就为国家利益着想,我刘季勉强做这个皇帝吧!”
他板起脸对刘元、樊哙等人道:“这成何体统,以后不要再做这样的事情了!”
樊哙低下了头:大哥,如果你能把嘴角压一压,或许我还能信了你。
于是,汉王刘邦在汜水北岸即皇帝位。
在一片开阔的原野之上,一座崭新的黄土高台拔地而起。土台正中央,一面巨大的红底黑字“汉”字大旗在风中猎猎招展。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汉]穿成鲁元公主》 70-80(第8/16页)
土台四周插满了各色的军旗——楚军缴获的战旗,韩信、彭越、英布、张耳等诸侯王的旗帜环列于汉旗之下,象征着他们的臣服与拱卫。
他的面容比平日更显威严,嘴角紧抿,步伐沉稳而有力,踏着铺设的布帛或泥土,一步一步登上那简陋而意义非凡的土台。
吉时已到,低沉浑厚的牛角号声响彻原野,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刘邦尊奉王后吕雉为皇后,太子刘盈为齐王。
刘元眼神一震,吕雉却满脸平静。
众人听见这话,心中十分压抑——这是废太子之意啊,吕皇后居然也能同意?
莫不是,当真要令刘如意为太子?
以及,这齐王又是怎么回事?彭越等人心里打鼓,纷纷看向“齐王”韩信,眼中不乏探究之色。
韩信亦是一脸平静,仿佛早有预料,惹得他们更好奇了。
接着,刘邦宣布,追尊先媪为昭灵夫人,尊父亲刘太公为太上皇。
对有功劳的人,功绩最大的封为王,次一等的封为侯爵,功劳小的封给食邑。
任命吕后兄长周吕侯吕泽为将军,领兵驻守代郡。
改封原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封张耳的儿子张敖为赵王。改封齐王韩信为楚王,建都下邳。改封齐王韩信为楚王,建都下邳。原韩王信仍为韩王,建都阳翟。改封南王英布为淮南王,建都六安。以卢绾为长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