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00-21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200-210(第1/20页)

    第201章 第201章【VIP】

    就在这时,一名宫女匆匆走来,在史氏面前福了福身:&quot;荣国公夫人,太后娘娘传召。&quot;

    史氏心头一跳,面上却不显,只对王氏道:&quot;你且在此等候。&quot;这才跟着宫女往宫内行去。

    穿过几重宫门,却不是往正殿方向。史氏心中疑惑,却不敢多问。宫女引着她拐入一条僻静小径,最终停在一处侧殿前。

    &quot;夫人请进。&quot;宫女推开雕花木门,自己却退到一旁。

    殿内光线昏暗,只点了几盏宫灯。史氏眯了眯眼,没见到太后身影,却见一个身着杏黄色宫装的女子背对着门站在窗前。

    &quot;臣妇参见太后娘娘。&quot;史氏还是按规矩行礼。

    那女子闻声转身,一张熟悉又陌生的脸映入史氏眼帘——柳叶眉,杏仁眼,正是荣国公府大房庶女,如今的太子承徽贾迎春。

    &quot;老祖宗!&quot;迎春快步上前,声音里带着哽咽。

    史氏愣了一瞬,随即露出惊喜神色:&quot;迎丫头!&quot;她握住迎春的手,上下打量,&quot;让老祖宗好好看看。&quot;

    迎春比在家时丰腴了些,脸色也红润,只是眼下有淡淡的青影。她穿着杏黄色缠枝莲纹缎面宫装,发间只簪了一支金累丝嵌宝花钗,虽不华丽,却处处透着东宫的体面。

    &quot;老祖宗身子可好?家里人都好吗?&quot;迎春拉着史氏在罗汉床上坐下,亲自斟了茶递过去。

    史氏接过茶盏,笑道:&quot;都好都好。你父亲前些日子还念着你,你琏二哥如今管着府里外头的事,也出息了。&quot;

    迎春眼中含泪:&quot;孙女在宫里日夜思念家人,今日能见老祖宗一面,真是&quot;她说不下去了,用帕子按了按眼角。

    史氏拍拍她的手:&quot;好孩子,你在东宫过得好,家里人就放心了。&quot;

    两人叙了些家常,迎春忽然压低声音:&quot;老祖宗,三妹妹她可好?&quot;

    史氏脸上的笑容僵了一瞬。探春,那个曾经在荣国公府最张扬的庶女,如今是废景王的庶妃,同其他景王女眷一起被圈禁在景王府。

    &quot;她&quot;史氏抿了口茶,&quot;一切都好。&quot;

    迎春急切地追问:&quot;孙女托人打听过,都说景王府女眷不得自由,三妹妹她&quot;

    &quot;迎丫头!&quot;史氏打断她,左右看了看,确定无人偷听才继续道,&quot;这种话莫要再提。你三妹妹自有她的造化,你如今是太子身边的人,更该谨言慎行。&quot;

    迎春咬住下唇,眼中泪光闪动:&quot;孙女只是担心&quot;

    &quot;你该担心的是自己。&quot;史氏握住迎春的手紧了紧,&quot;太子殿下待你如何?可曾&quot;

    迎春脸上飞起红晕:&quot;殿下待孙女极好,只是&quot;

    &quot;只是什么?&quot;

    &quot;东宫已有两位良娣,孙女不过是个承徽&quot;迎春声音越来越小。

    史氏眼中精光一闪:&quot;迎丫头,听老祖宗一句,早日为太子生下子嗣才是正经。咱们荣国公府如今&quot;她顿了顿,&quot;都盼着你好。&quot;

    迎春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这时外头传来脚步声,方才引路的宫女在门外轻声道:&quot;承徽娘娘,时候不早了。&quot;

    迎春慌忙起身,从袖中取出一个荷包塞给史氏:&quot;这是孙女攒下的一些体己,老祖宗带回去给姊妹们分分。&quot;

    史氏接过荷包,入手沉甸甸的,想必是金银锞子。

    &quot;好孩子,保重自己。&quot;史氏最后抱了抱迎春,转身随宫女离去。

    走出侧殿,阳光刺得史氏眯起眼。她摸了摸袖中的荷包,想起迎春问起探春时那担忧的眼神,心中暗叹。探春哪有什么&quot;好&quot;,景王府被圈禁后,那孩子就一病不起,如今怕是

    &quot;老太太?&quot;王氏的声音将史氏拉回现实,&quot;太后娘娘可说了什么?&quot;

    史氏整了整衣袖,淡淡道:&quot;不过是叙些家常。走吧,寿宴要开始了。&quot;

    她没告诉任何人,太后根本未曾露面。也没说迎春给的那个荷包里,除金银外还有一张字条,上面只写了几个字:&quot;景王府,探春危,速救&quot;。

    慈宁宫前,命妇们按品级站好,准备入宫贺寿。史氏站在前列,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心里却翻江倒海。迎春的请求,探春的处境,荣国公府的前程这一切像一张无形的网,将她越缠越紧。

    &quot;荣国公夫人到。

    史氏深吸一口气,挺如何,荣国公府的体面不能丢。至于有各人的命数,她一个老太婆,又能如何?

    太后寿宴的喧嚣渐渐散去,金碧辉煌的宫墙内,只剩下几飘散。襄宁大长公主的仪仗缓缓驶出宫门,道,八名宫女手持宫灯随侍两侧,朱轮华盖的马车内,襄宁公主正闭目养神,着马车轻轻晃动,在暮色中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quot;母亲,今日太后赏赐的云锦和南海珍珠,声询问。

    襄宁大长公主缓缓睁开眼,那双历经三朝风云的眼睛依然锐利如刀:&quot;不急,先清点清楚,别出了差错。&quot;她的声音不高,却让马车内的女眷们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脊背。

    与此同时,东宫偏殿的窗棂前,太子承徽贾迎春正死死攥着一方绣帕,指尖因用力而发白。她望着宫墙外渐行渐远的宁国公府车驾,眼中满是焦虑与不安。

    &quot;姑娘,喝口茶吧,您从寿宴回来就一直站着。&quot;贴身丫鬟绣橘小心翼翼地奉上一盏热茶。

    迎春恍若未闻,只是喃喃自语:&quot;纸条老祖宗应该已经看到了吧?探春她现在如何了?&quot;

    三日前,太后六十大寿的宴席上,迎春冒险求了太后恩典,得以与前来贺寿的老祖宗短暂相见。就在那电光火石的瞬间,她将事先写好的纸条塞进了荷包里。纸条上只有寥寥数字:&quot;景王府,探春危,速救。&quot;

    &quot;姑娘别太忧心了,三姑娘吉人自有天相。&quot;绣橘宽慰道,却见迎春猛地转身,眼中含泪。

    &quot;吉人?&quot;迎春苦笑,&quot;景王谋逆,阖府被圈禁,探春不过是个庶妃,能有什么好下场?我听说听说景王府现在连太医都不让进&quot;

    话音未落,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迎春神色一凛,迅速擦去眼角泪痕,恢复了那副温婉端庄的太子承徽模样。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200-210(第2/20页)

    进来的是小宫女,她福了福身:&quot;承徽娘娘,太子殿下命人送来新得的蜀锦,说是赏给娘娘做秋衣的。&quot;

    迎春勉强扯出一丝笑意:&quot;替我谢过殿下。&quot;待小宫女退下,她整个人如同被抽去了筋骨,软软地坐在了绣墩上。

    &quot;姑娘&quot;绣橘心疼地看着自家主子。

    &quot;绣橘,你明日再出去打听打听,看荣国公府可有动静。&quot;迎春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quot;老祖宗回府后,总该总该有所行动才是。&quot;

    绣橘欲言又止,最终只是轻轻应了声&quot;是&quot;。

    接下来的几日,对迎春而言简直是度日如年。太子忙于朝务,无暇顾及后院,这倒给了她辗转反侧的空间。每日晨起,她第一句话必是问绣橘:&quot;可有消息?&quot;

    直到第五日黄昏,绣橘匆匆从外面回来,脸色煞白。迎春一见她神色,心就沉到了谷底。

    &quot;姑娘&quot;绣橘声音发颤,&quot;奴婢打听到三姑娘她病重了&quot;

    &quot;什么?&quot;迎春手中的茶盏&quot;啪&quot;地摔在地上,碎瓷片和茶水溅了一地,&quot;怎么会?老祖宗没派人去救她吗?&quot;

    绣橘摇头,低声道:&quot;荣国公府荣国公府大门紧闭,无人出入景王府。&quot;

    迎春如遭雷击,踉跄后退几步,扶住了案几才没跌倒。她早该想到的,景王谋逆是大罪,荣国公府避之唯恐不及,怎会为了一个庶出的姑娘冒险?

    &quot;那那宁国公府呢?&quot;迎春突然抓住一线希望,&quot;襄宁大长公主最是疼惜小辈,她&quot;

    绣橘的头垂得更低了:&quot;宁国公府这几日除了上朝,女眷们都闭门不出,怕是不知道三姑娘的处境。&quot;

    迎春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耳边嗡嗡作响。她想起离开荣国公府那日,姐妹俩执手相看泪眼,探春强颜欢笑地说:&quot;二姐姐别难过,我好歹是个庶妃,比在家强。&quot;谁能想到,短短两年,竟落得如此境地?

    &quot;姑娘保重身子啊!&quot;绣橘见迎春面色惨白,慌忙扶她坐下。

    这时,一直沉默的另一位大丫鬟司琪突然开口:&quot;姑娘,奴婢有个想法&quot;

    迎春抬眼看向这个平日里话不多的丫头:&quot;你说。&quot;

    &quot;姑娘可还记得,当年您被送进潜邸时,是襄宁大长公主派人来给您撑的腰?&quot;司琪轻声道,&quot;大长公主还特意补送了添妆,这份恩情&quot;

    迎春眼神微动。是啊,那年贾府为了攀附当时的雍王景王,硬是将她和探春两个庶女送进了王府做庶妃。她生性懦弱,又无依无靠,本以为会任人欺凌。没想到进了王府不久,襄宁大长公主就派了管事来送贺礼,明里暗里给她撑腰,使得王府众人不敢轻慢于她。

    &quot;可是&quot;迎春犹豫道,&quot;襄宁大长公主是隔房的伯祖母,当年出手相助已是仁至义尽,如今我怎好再&quot;

    司琪却道:&quot;姑娘,眼下能救三姑娘的,恐怕只有襄宁大长公主了。大长公主深得太后信任,又得陛下敬重,若她肯开口&quot;

    迎春陷入沉思。她想起襄宁公主那双能看透人心的眼睛,想起公主在太后寿宴上谈笑风生的样子。作为先帝唯一的胞妹,襄宁大长公主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连陛下都要敬她三分。

    &quot;可是&quot;迎春仍在挣扎,&quot;这会连累宁国公府的&quot;

    司琪突然跪下:&quot;姑娘,您与三姑娘从小一处长大,情同亲生。如今她命在旦夕,您若不出手,还有谁能救她?&quot;

    这句话如同利剑,直刺迎春心口。她想起小时候探春为她挡下王夫人的责罚,想起探春省吃俭用为她攒钱买药,想起无数个寒冷的冬夜里,姐妹俩挤在一张床上互相取暖

    &quot;好。&quot;迎春终于下定决心,眼中闪过一丝决绝,&quot;司琪,你明日想办法打探一番,宁国公府近日可有人入宫。&quot;

    夜深了,东宫的灯火一盏盏熄灭,唯有迎春的窗前,烛火通明。她伏案疾书,将探春的处境和自己的担忧尽数写下。写完后,她又觉得言辞太过直白,恐连累襄宁大长公主,便又重写。如此反复三次,直到东方泛白,才终于写成一封既表明困境又不失体统的信函。

    &quot;姑娘,天快亮了,您歇会儿吧。&quot;绣橘心疼地劝道。

    迎春摇摇头,取出银票后嘱咐司琪:&quot;一定要打点好,遇到宁国公府有人入宫,我们要马上知道,才能抓住机会。&quot;

    司琪郑重点头,将银票贴身藏好:&quot;姑娘放心,奴婢这就去找人,一定会把事情办好。&quot;

    迎春望着司琪离去的背影,双手不自觉地绞在一起。她不知道这个决定会带来什么后果,但她知道,如果眼睁睁看着探春死去,她余生都将在悔恨中度过。

    &quot;探春,你一定要撑住&quot;迎春望着渐渐亮起的天色,喃喃自语,&quot;我我一定会救你出来的&quot;

    第202章 第202章(微修)【VIP】

    景王府的朱红大门紧闭已有大半年,门环上积了厚厚的灰尘。昔日繁华的府邸如今死寂一片,只有偶尔巡逻的侍卫脚步声打破沉默。府内西北角一处偏僻院落里,探春躺在硬板床上,额头上覆着半干的帕子,双颊凹陷,嘴唇因高热而干裂。

    &quot;姑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