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40-5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方姨娘看着女儿,既恨铁不成钢,又心疼女儿的孤苦无依,名义上的父亲家人都在,却无人肯施以援手。

    “你放心,娘就算倾尽积蓄,也会救你出来。”方姨娘到底没忍心告诉女儿真相,用指腹替女儿拭泪,“好了别哭,娘已经想到法子了,一切罪名都推到那个马夫身上,你就一口咬死是他在庵堂玷污了你的清白,届时娘再花钱打点,把案子定了。”

    此招有损女子名誉,但赵漫仪的名声早就臭了,与其争些虚无缥缈的名声,不如保住性命再说。

    “等你出来以后,娘派人护送你离开京城,你去钱塘寻一个江员外。”

    赵漫仪哭声顿住,什么江员外?

    方姨娘四下张望,确认没人注意,才凑到女儿身边小声说,“娘一直没告诉你,其实……其实你不是你爹的女儿。”

    第43章 第43章“这里呢?也不喜欢?”……

    “什么?”

    赵漫仪失声惊叫,被方姨娘捂了嘴。

    “这些事说来话长,总之娘不会害你。”方姨娘安抚好女儿,在狱卒前来催促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徒留赵漫仪一个人在狱中凌乱。

    案子很快定了,马夫在狱中服毒自尽,只留下一封血书将所有罪责揽在自己身上,赵漫仪无罪释放,但她已是不洁之身,李家不会再接纳她,从今往后,算是彻底与赵李两家割席。

    出城当晚,方姨娘披着斗篷相送,往赵漫仪手里塞了一枚玉佩,“我已修书给你的亲生父亲,等到了钱塘自会有人接应你,有这枚玉佩为证,他不会不管你,往后你就改名换姓,在钱塘做个富家小姐,不要再回京了。”

    这是方姨娘留给女儿的唯一后路,同时也庆幸,当初被她抛弃的少年郎,如今成了富甲一方的员外,否则赵漫仪此刻就是死路一条。

    从官家小姐沦为商贾之女,其中落差不言而喻,但赵漫仪知道这已经是姨娘尽力争取的结果了,她抱着方姨娘泪如雨下。

    方姨娘晓得她的顾虑,“走吧,回头我再想办法把骏哥儿也送去钱塘。”

    有了这句保证,赵漫仪终于放心踏上南下之路。

    目送女儿远去,方姨娘脸上柔情散去,对赵清仪的恨意登至顶峰。

    而这个结果,李家显然不满意,罗氏吐血过后,转醒的第一句话就是关心*赵漫仪死了没,得知方姨娘花大价钱保住赵漫仪,罗氏愤愤不平。

    分明是赵漫仪不检点!她不死,就不能洗刷李家的屈辱!

    可罗氏如今卧病在床,动弹不得,儿子李彻被殴打至重伤,意志消沉,醒来后还染上了酗酒的毛病,整日借酒浇愁,俨然成了扶不上墙的烂泥。

    也正因如此,案子才会了结得如此草率,毕竟结案官员只从方姨娘那里得了好处,结果当然就偏向方姨娘了,要怪就怪如今的李家无人打点。

    罗氏的怒气无从发泄,厌屋及乌之下,便迁怒骏哥儿,甚至也开始质疑对方的血脉。

    从前对他最是和颜悦色的祖母,陡然变成面目狰狞的罗刹,躺在床上怒瞪着他,喉咙发出恐怖怪叫,四岁的骏哥儿根本接受不了,吓得跌坐在地,只会哭。

    李素素对他没有好脸色,直接一耳光抽过去,“哭哭哭!就知道哭!我们家会变成这样,都怪你那贱人娘!”随后把人赶出琼华堂。

    骏哥儿爬起来,哭哭啼啼跑去李彻院里,期盼父亲能关照自己,可惜无果,一样被赶了出来。

    若是李骄还在,或许有人能大发善心收留他,但眼下年过了,李骄已经跟着孔先生游历读书去了,家中唯一还能做主的,只有嫡母赵清仪。

    想当初,骏哥儿也是在嫡母跟前跪过的,嫡母应该会认他的吧?

    骏哥儿满是希冀地来到揽月阁,嫡母果然是态度最好的,没有疾言厉色的呵斥他,也没有粗暴地赶走他,而是把他带到院子里。

    经过一番询问,确认府中没人想认这个儿子,赵清仪大发慈悲地说,“你本就是抱养回来的孩子,如今婆母与夫君都不想要你,我就送你离开,如何?”

    一听要把自己送走,骏哥儿忙跪下哀求,“母亲,求求你不要把我送走,我……”

    情急之下,他差点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和离后陛下成了我的外室》 40-50(第7/30页)

    坦白自己就是父亲的亲儿子,是父亲当初在岭南看着生下来的亲儿子,根本就不是什么抱养回来的宗族之子,可转念,他又想到了生母。

    赵漫仪出事后,府中上上下下无不唾弃她不知廉耻,恶毒放.荡。

    有了前科,知道骏哥儿身世的祖母姑姑忍不住怀疑起他的血脉,怀疑他也不是李家子嗣,这才是大家态度转变的根本原因。

    导致小小的骏哥儿都开始怀疑了,怀疑自己到底还是不是李家的儿子。

    眼下面对嫡母,骏哥儿没有底气说出那句话,他不敢承认。

    骏哥儿陷入沉默,心虚的想,如果自己真的不是李家儿子,那嫡母是不是也会赶他走?

    外祖家已经不认娘亲了,他若被李家赶走,外祖那里也不会收留他,到时候他就会变得和流民一样,在大街上乞讨度日。

    一想到这个后果,骏哥儿不寒而栗,忙又冲赵清仪磕头,声泪俱下,“母亲,求求你不要赶我走,求求你……”

    瘦瘦小小的身影,瞧着很是可怜。

    可赵清仪心硬如铁,前世她花费无数心血教养,他依旧在他生母的撺掇下长成了白眼狼,如今,赵清仪怎么可能相信他的眼泪?

    “可怜的孩子。”赵清仪嘴上同情,扶起了骏哥儿,轻轻拍去他衣袍上的灰尘,“你是抱回来的养子,原本可以在府上好好生活,就像你李骄哥哥那样,只可惜,你认了赵漫仪做你的养母,受到她牵连。”

    只有赵漫仪知晓赵清仪的真面目,知道她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可骏哥儿不知道,他还被蒙在鼓里,听了嫡母的话,感动得又想哭了,同时一根无形的刺深深扎在他心底。

    如果不是因为赵漫仪,他还会是祖母疼爱的孙子,是父亲宝贝的亲儿子,是李家的二少爷。

    一切的改变,都是因为赵漫仪,因为……他的亲娘。

    他的亲娘犯了错,连累了他。

    骏哥儿动摇了,所以他现在究竟是该继续听娘的话,还是,听嫡母的话?

    如果听娘的,他马上就会扫地出门,流落街头,可若是听嫡母的,或许仗着嫡母的怜悯,他还有个栖身之地。

    年仅四岁的骏哥儿,第一次学会了权衡利弊,两相犹豫后,终究是自私占了上风。

    他郑重拜倒,声泪俱下,“母亲,求求你,救救骏哥儿!”

    赵清仪故作难过而微蹙的眉眼缓缓舒展,露出一抹果然如此的微笑。

    白眼狼如何教养,都只会是白眼狼,但凡这孩子有几分良知,顾及赵漫仪的生养之恩,就不会因为她三言两语的挑拨,作出背弃生母的举动。

    但这又能怪谁呢?

    要怪,就怪赵漫仪从小给儿子灌输利益至上的思想,教他如何蝇营狗苟,撒谎谋算,让这孩子从小就坏了根基,从此只认利益不认亲情。

    一切,是赵漫仪自作自受。

    骏哥儿隐约察觉到周遭的空气冷了下来,偷眼去瞧嫡母,嫡母面上笑容依旧,只是那双眼睛淡淡的。

    骏哥儿心头一跳,难道嫡母还是要赶他走?

    “母亲……”

    骏哥还想哀求,赵清仪摸了摸他的脑袋,“嫡母也不是不能留下你,只是赵漫仪犯了大错,你想留下,就得作出决断。”

    骏哥儿这次没有犹豫,“她是坏人,她伤害了祖母和父亲,也伤害了母亲,从此……从此以后,骏哥儿与她再无关系!”

    很好,这下,你不冤枉了。

    赵清仪扣着骏哥儿的后脖颈微微用力,“好骏哥儿,那你告诉母亲,赵漫仪还教了你什么?”

    骏哥儿吃痛,泪眼朦胧地看着她,什、什么意思?

    “母亲可不要一个爱撒谎的孩子。”

    赵清仪皮笑肉不笑,缓缓抚摸他的脑袋,“其实不管你什么身份,不管你是谁的孩子,只要你肯坦白,不撒谎,那就是好孩子,母亲不会介意的,你能明白母亲的意思吗?”

    不是撇清关系就算做出了决断。

    骏哥儿瞳眸剧颤,嘴唇倏然惨白,母亲这话,难道……难道已经知道他是……

    “其实你根本就不是抱养的,你就是你爹,是李彻的亲生儿子,对吗?”他不说没关系,赵清仪替他说。

    也给他安排好了台阶,“你一直都是诚实的好孩子,你只是被赵漫仪教坏了,她教你撒谎,教你隐瞒出身,教你骗我,对吗?”

    “我……”骏哥儿害怕了。

    赵清仪的手从他后脖颈处挪开,捏了捏他细软的小胳膊,“母亲说了,爱撒谎的都是坏孩子,只要你实话实说,把一切都交代了,母亲可以保证,让你衣食无忧,好好长大。”

    骏哥儿到底只有四岁,根本经不起诱惑,含泪将一切坦白。

    事后,赵清仪浑身轻松,“乖孩子,既然你不愿回到你原来的地方,又与赵漫仪恩断义绝,那么往后,你就去庄子上吧。”

    什、什么?庄子?

    母亲不是说,只要他坦白了,就能让他衣食无忧的吗?

    骏哥儿猛地抬起头来,一脸不敢置信。

    赵清仪很无奈,“你祖母父亲都在生你亲娘的气,我也没办法,只能委屈你先在庄子上住着,你放心,那是我的庄子,不会被你父亲祖母知道的,就算知道,有母亲护着你,他们就赶不走你,总好过流落街头,不是吗?”

    这么一对比,骏哥儿心里又好受些,只是难免对亲娘的怨恨又加重几分,已然认定自己的不幸是亲娘造成的。

    当日赵清仪就差人把骏哥儿送到庄子上,不让任何人接近他。

    方姨娘晚了一步,等她亲自到李家要人时,门房小厮就说骏哥儿不是李家血脉,已经被赶走了。

    —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到了忠勇伯府与李素素原定的婚期。

    张首辅与赵怀义联手借天灾发难,进一步推动新政,清算贪官权贵势在必行,忠勇伯府岌岌可危。

    李家接二连三遭遇变故,忠勇伯原有悔婚之意,可新政成势,再拖下去伯府就该倒大霉了,无奈只能让王夫人操持,尽快迎娶李素素进门,好用对方承诺的三万两嫁妆填补空缺。

    事后忠勇伯夫妻俩还宽慰自己,李家是不行了,可还有一个宸华县主支撑着。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两府结为姻亲,也算与赵清仪这个县主攀上关系,说不定清算时,赵怀义还能看在赵清仪的面子上,稍稍宽恕伯府。

    赵清仪清楚忠勇伯府打什么算盘,也一直没有站出来澄清,任由对方误会下去,至于李素素,她根本没有嫁妆,罗氏先前好不容易攒下的钱都被骗光了。

    正焦急得不知如何是好,罗氏勉强张口说话,让女儿甭管三七二十一,嫁了再说,反正出阁当日,伯府要脸面,不可能在李家当场开箱检查李素素的陪嫁。

    只要嫁过去成了定局,伯府就不能退婚。

    罗氏坚信,自己女儿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反正骗婚这种事,她都一回生二回熟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和离后陛下成了我的外室》 40-50(第8/30页)

    婚期定在二月初八,乍暖还寒之际。

    迎亲队伍浩浩荡荡而来,这是勋贵世家的习惯,再窘迫,面子上要过得去,罗氏为送女儿出嫁,早早花钱让人造了把轮椅,在家门口含泪相送。

    就在李素素出嫁这日,赵清仪苦寻良久的刘氏夫妻终于到了京城,他们之所以出现,还是听说李家嫁女一事,几番打听确定嫁女儿的李家,就是他们要找的仇人。

    因为有上辈子的记忆,赵清仪一眼就认出跟在迎亲队伍后头的夫妻俩,猜到对方想要以卵击石,赶紧派人拦下,以流民的身份先带去老宅安顿。

    赵清仪事后去见他们时,这对夫妻还用怨毒的目光瞪着她,显然把她当成罗氏同伙了。

    “二位一路冒死进京,辛苦了。”赵清仪态度出奇柔和,让人将事先准备好的饭菜送进来。

    “我知道你们此行目的是为了给亡父讨回公道,但这是京城,光凭你二人之力,几乎不可能撼动李家,但若有本县主助你们一臂之力,事情就好办多了。”

    为表诚意,赵清仪将自己的身份与李家的恩怨纠葛细细讲明。

    起初这夫妻俩还将信将疑,直到外头进来两个护卫,他们是孟家镖局的人,年前就被赵清仪派去保护刘大山的儿子儿媳。

    夫妻俩认得他们,一口一个恩公道谢,护卫不敢居功,表明是宸华县主吩咐他们暗中护卫,夫妻俩这才相信,赵清仪与罗氏,与李家不是一条心,也坦白了自己的身份。

    这对夫妻是刘大山的儿子儿媳,做丈夫的名唤槐生,他的妻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