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60-7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不放心,我跟你们一同去!再叫上九郎,他会功夫,可厉害了,到时候被爹娘发现了,三哥你就说我们出门游学了!”

    “胡闹!”苏迟脸色铁青道,“你裹什么乱?叫王适一个外男跟着你们,我更不放心了!传将出去,姑娘家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宛娘不甘示弱,叉腰道:“迂腐!三哥你小小年纪就如此迂腐!心思龌龊!什么都往姑娘家的名声上扯,老酸儒都不如你酸!二哥,你倒是说句话啊!”

    辰哥儿低眉略一思索道:“婶婶同意你出门我便同意。”

    宛娘气得直瞪眼道:“跟你们说不通,我找阿娘去!”

    “哎!”圆娘伸手欲叫住她,她一找史氏不就什么话都藏不住了嘛,叔父亦什么都知道了,她们还怎么出门?!

    辰哥儿在一旁道:“圆妹真觉得我们能瞒天过海啊?宛娘找婶婶说情,只要婶婶点头了,叔父那里不成问题。”

    临近中秋节,史氏正带着人在膳房里准备月团小饼,烹制玩月羹,见宛娘匆匆忙忙跑进来了,故意板着脸说道:“都是大姑娘了,还这样莽莽撞撞的,没点安稳劲!”

    宛娘摆了摆手道:“阿娘,都火烧眉毛了,我安稳不下来!”

    “什么事?这么急?”史氏不禁问道。

    “我先说,您一定要稳住!”宛娘将她手中的琉璃盏端走,放在桌案上。

    “好吧,你说。”史氏失笑道。

    宛娘道:“我们要进京一趟,拜访些故交给伯父求求情。”

    史氏纳闷道:“你大哥不是在汴京?还用得着你们特意跑一趟?”

    宛娘悄悄将她拉到一旁,压低声音道:“其实,也算不得故交,是找新党的人给伯父求求情。”

    史氏猛然一惊,不禁拔高声量道:“不可!”

    宛娘竖起手指,堵在唇间轻轻“嘘”了一声,道:“阿娘,小点声,小点声!”

    史氏点了点头道:“你不知道你伯父入狱便是新党搞得鬼,你们这群小的不知天高地厚,还一个个凑上去往刀口上撞!”

    宛娘闻言轻“哼”了一声道:“怕是新党也并非铁板一块吧,我们回来路过金陵的时候,圆娘和二哥已经找过王安石了,被王安石指点着去见一个人,说是可以救出伯父,反正现在阿爹什么法子都试过了,收效甚微,不妨放我们进京去见一见新党的人,说

    不定另辟蹊径倒可以救出伯父呢!”

    史氏细一琢磨,觉得她说的有道理,但还是说道:“咱们苏家与王安石并无交情,从你祖父那时起就跟他结了梁子,他又怎会真心实意帮我们?”

    宛娘理直气壮道:“圆娘说了,王安石当轴时,伯父尚能做上州通判,可见王安石不是个小肚鸡肠之人,圆娘还说了,现在新党那些上蹿下跳的人,比起怕伯父,他们应该更怕王安石归朝,王安石跟他们也不是一伙的,但无论怎样,先瞧瞧去再说!”

    “给你们大哥去信便好了,你们又何苦跑这一趟,再说你们一个二个还都是半大孩子呢,人家肯见你们?”史氏说道。

    宛娘道:“圆娘手里有王安石亲手写的推荐信,此等重要物件不便托人传递,再者,我们担心大哥他……”

    史氏点了点头道:“倒也是,只是你伯母现在受惊不小,恐怕不放你们走。”

    宛娘晃了晃她的胳膊道:“阿娘,我现在走南闯北,是个颇有见识的小娘子了,到时候我,圆娘,二哥,九郎一道出发,路上也好有个照应,必会平平安安到汴京的。呃……不过,我们得瞒着爹爹和伯母……他们那边,有劳阿娘去说和了。”

    史氏是个极其宠爱女儿的,不然当初也不会放她去苏轼家,此刻见宛娘又撒娇又耍赖的,心底便软了三分,她想起自己夫君那个炮仗脾气,不禁摇了摇头,问道:“你们什么时候走?”

    宛娘道:“大抵要过了中秋节。”

    史氏擦干净双手,带着她走入主屋,掏出一包银钱递给她,道:“俗话说,穷家富路,这些银子你们带上。”

    宛娘摇了摇头道:“我们还有些零花钱,这些是您的体己钱,我不能要。”

    史氏道:“汴京的花销大着呢,你们此去不知要待多久,你们手里的那点钱够做什么的?听话!”

    宛娘颇为感动,红着眼眶道:“阿娘……”

    史氏亦红了眼眶,嘱咐道:“此事无论成与不成,早日归家来。”

    宛娘重重的点了点道:“嗯!”

    次日,中秋节。

    一家子虽然摆满了两桌酒席,但少了苏轼便少了主心骨,一大清早苏辙又出门了,王闰之到达南都后精神一松,顷刻便病倒了,恹恹的提不起精神来,请了郎中来开了一副方子,饮了便歇下了。

    只留几个小的在庭中赏月,与五年前在齐州时过中秋节的热闹完全不同。

    圆娘抚弄着蜀国长公主送她的那张彩凤鸣岐,轻声吟唱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她的歌声空灵清越,让人无端起愁,想起苏轼写这阙词的情景,想起苏轼现如今的处境,众人皆沉默不语。

    苏辙乘月归来,恰好听见圆娘唱兄长写给他的这阙中秋词,更是在月影下伫立良久,泣不成声。

    此时一想到兄长,他便有锥心刺骨之痛。

    第67章

    数日后,圆娘四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60-70(第9/15页)

    人站在汴京城门前,仰望着头上的巨匾,不禁感叹道:果然是帝都,巍巍气象不同凡响。

    辰哥儿率先回过神来道:“走吧,回家。”

    “回……家?”宛娘疑惑道。

    辰哥儿道:“当年祖父携爹爹和叔父进京赶考时,在汴京城买了一座园子,之前爹爹和叔父在京为官时便住在那里,这些年也一直有人在打理着,阿娘怕我印象模糊了,特意给了我详细的地址。”说着,他将手中的纸条递给诸人看。

    是的,他们离开南都的事并没有瞒住王闰之,王闰之听了他们的盘算后,只说让他们一进京就回家去找苏迈,莫要在外面闲逛。

    如今苏轼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地步了,王闰之也不在乎别的,只要能把人从狱中捞出来就好,至于是谁捞的,新党或旧党……都没所谓!

    是以,他们这才得以动身。

    圆娘抚着怀中的长琴道:“我想现在就去拜访一个人。”

    “谁?”众人问道。

    “蜀国长公主。”圆娘缓声说道。

    天颜难见,冤屈难诉,位高权重者难以听到苏家的声音,她能想到跟官家关系密切她还能接触得到的人,唯有蜀国长公主。

    王适凝眉叹道:“怕是不妥,王驸马已经因泄露禁中密语给小苏大人而被官家贬斥出京,听说蜀国长公主爱夫如命,此刻见了我等怕是没有什么好脸色!这些权贵心思莫测,我们不妨先去寻苏迈商议一番,再做打算。”

    “不,我要即刻见她才是。”圆娘摇了摇头说道。

    辰哥儿抿了抿唇道:“夫子先带着宛娘和这些行李回府,我陪圆娘拜访蜀国长公主。”

    宛娘还想说什么,圆娘道:“乖,我们日落之前肯定能回府!”

    宛娘只得点了点头,跟王适回苏家旧宅。

    圆娘和辰哥儿进城之后,一路打听着蜀国长公主府而去。

    这回辰哥儿早早预备了自己的名帖,圆娘摆了摆手道:“长公主是女眷,这回以我的名头去拜访她吧。”

    二人走至蜀国长公主府前,圆娘福身一拜,刚提“苏子瞻”三个字便被守门的小内侍打断道:“呸!忒是晦气!管你什么苏子瞻李子瞻的,不见不见,通通不见,当我们主子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见的吗?!”

    圆娘和辰哥儿怔在原处,眼睁睁的看着公主府的守门内侍重重的关上了朱红色的门扉!

    辰哥儿扭头对圆娘道:“爹爹与王驸马素来交好,长公主府的下人不可能没听过爹爹的名号,如今长公主府上下对爹爹应是十分怨恨的。”

    圆娘摸了摸怀中的古琴,深吸一口气道:“没见到长公主,我不死心!”

    说着,她绕到长公主府旁的一座小巷子里,不拘小节,席地而坐,揭开琴衣叮叮咚咚的弹了起来,正是那曲久负盛名的《广陵散》。

    长公主府内,蜀国长公主刚刚服下汤药,半睡半醒间忽闻一阵琴音,莫名有几分熟悉,她断断续续咳嗽了几声,幽幽转醒。

    守在一旁的侍女见她刚睡下又醒了,忙殷勤上前问候道:“殿下有何吩咐?”

    蜀国长公主吃力的摆了摆手道:“没什么要紧的事,我好似听到一阵琴声……”

    侍女忙道:“奴婢刚刚在归笼衣物,没注意到,该死该死!这就遣人将那弹琴的寻到,轰走!”

    蜀国长公主轻声道:“好似彩凤鸣岐的声音,罢了,看看是谁在外面弹琴?”

    片刻后,着蓝袍的小内侍急匆匆跑进来,为难的看了蜀国长公主一眼,吞吞吐吐的半晌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蜀国长公主狐疑,问道:“是谁?直接说便是了。”

    小内侍纠结片刻,抬头战战兢兢的说道:“来人自称是苏轼之徒,姓林,是个着男装的小娘子。”

    蜀国长公主气息一凝,自言自语道:“她怎么进京了?”

    女官在一旁说道:“奴婢这就将人赶走!那苏家的人也真是的!恬不知耻,没什么自知之明,都这个节骨眼上了,还来寻殿下的晦气!”

    蜀国长公主叹了一口气道:“言重了,她才多大个人,满打满算都不到及笄之年,遇事慌张些也是有的,罢了,将人领进来吧。”

    女官无奈,只得遣了小内侍去将人请到花厅候着,她伺候殿下穿衣梳妆。

    半晌后,蜀国长公主由人搀着缓缓走入花厅。

    圆娘、辰哥儿见状,立马行跪拜大礼。

    蜀国长公主向前一步虚扶道:“不必多礼,起吧。”

    圆娘抱起彩凤鸣岐,盈盈起身道:“圆娘承殿下厚礼,未曾一谢,很是过意不去。”

    蜀国长公主勉强坐在黄花梨木的圈椅上,微笑道:“我也是凑趣儿罢了。”

    圆娘进门时就闻到一股浓重的药味,此刻见蜀国长公主这般有气无力的模样,心里咯噔一下,她连忙问道:“殿下的身子可还安好?”

    “大胆!”一旁的女官厉声喝斥,“殿下是否安康岂是尔等能随意打听的?”

    蜀国长公主睨了她一眼,淡声道:“小声点,你再吓着她!”

    女官闻言,敛袖后退一步,眼睛依旧沉沉的盯着圆娘。

    圆娘并不惧,她自笑道:“乡野小民,不知规矩,让女官见笑了。”

    蜀国长公主观她形容气度不凡,虽然年纪很小,又有些风尘仆仆的模样,但通身气派与汴京城的贵女相比亦不遑多让,甚至隐隐胜出二分,她不禁暗暗称奇,心道:不愧是苏子瞻教养出来的人物,果非俗物可比。

    蜀国长公主轻呷一口茶道:“不瞒你说,都是些老毛病了,懒怠吃食,身骨虚晃,前几日又惹了风寒,更是雪上加霜。”

    圆娘起身再拜道:“民女惶恐,见殿下如此,心如刀割。”

    蜀国长公主看着她一笑道:“是我自己身子骨弱,与你有什么相关?”

    圆娘道:“大概是爱屋及乌吧,师父与驸马交好,如今……”她顿了顿,转口说道,“见殿下如此,我亦十分难过。”

    圆娘此言一出,长公主府上下脸色异彩纷呈,十分诡异。

    圆娘悄悄在心里画了个魂儿,她抿了抿唇自告奋勇道:“师父常说我不学无术,只在厨艺上有几分天分,今日不妨在殿下身边孝敬一二。”

    一旁的女官简直要出离愤怒了,刚要开口撵人,便听自家主子徐徐说道:“你们这是刚刚进京?还没吃饭吧,不妨先在我这里用些饭食再回去。”

    蜀国长公主没提自己除了汤药,分毫食物都吞咽不下的病症,只出于之前的两府相交的情谊,留圆娘和辰哥儿用膳。

    圆娘顺水推舟的应下!

    蜀国长公主实在病乏不堪,由人扶着去寝室休息。

    女官见自家主子走了,她趾高气扬的走到圆娘跟前道:“殿下不过是客套罢了,你还真不知羞。”

    圆娘见蜀国长公主走了,她亦搁了脸,理直气壮道:“是啊,我不要脸,就喜欢在长公主府蹭吃蹭喝。”

    女官何曾见过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